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大額存款利率撤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3日 06:35
2015年06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昨日宣布,內地個人3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企業1000萬元以上大額存款實行全面利率市場化,即撤銷存款息上限。繼上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後,昨日大額存款先行一步,令內地利率市場化只欠小型存款放開上限這最後一關。分析指利率完全市場化一年內將實現,對內銀短期是負面,但長遠有利行業發展。


分析:年內達利率完全市場化

央行行長周小川早前表示,今年極有可能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隨後央行動作連連。上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後,多數銀行並未立刻跟進,用盡上限,顯示利率完全市場化的時機將至。


昨日,央行規定,大額存款(個人30萬元以上,機構1000萬元以上的存款)利率取消上限,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其固定利率存單採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基準計息。


浮息以上海同業拆息為基準

央行表示,從國際經驗看,「不少國家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都以發行大額存單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手段。中國推出大額存單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分析稱,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步驟。利率市場化通常的推進節奏是「先大額後小額」,同業和大額存單完全市場化後,再轉向小額存款。大額存單取消利率限制後,存款利率有了市場化基準,隨後小額存款利率會向大額存單靠攏。


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開放大額存單利率上限影響不大,因為內地個人50萬元存款所有人在總數10%以下,30萬元比重也很小。她預期2016年利率市場化會完全開放。


銀行會跟理財產品爭客戶

對銀行板塊盈利來說,由於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導致盈利減少,短期來看偏負面,不過長期來說,銀行更加市場化,有利於整體行業健康發展,兩相中和,影響可以是中性。她認為,中國可能會套用美國的模式。美國目前的存款帳戶分為「貨幣市場基金」和「定額存款」兩個帳戶,前者類似「餘額寶」,是靈活存取的理財產品。銀行利率放開,也有利於銀行重新出發,跟各類理財產品爭奪客戶。


明報記者 顧冷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