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居港從事文化工作的廣東人小A,是八九後出生成長的一代,知道六四是在中學時期,她的學校和香港某中學有學生交流活動。她來港數日,參觀香港大學時經過國殤之柱,帶團的香港中學教師偷偷地告訴學生們八九民運及六四鎮壓。
大學畢業後,她來港升讀碩士,首次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時,面對人潮湧湧的維園,感動亦感觸。她於大學期間參與過台灣的六四紀念活動,僅數十人參與,香港的燭光晚會卻聲勢浩大,「感動是覺得八九民運和香港關係不大,相信多數人都抱着對同胞的感情才來;感觸則是因為悲劇在內地發生,卻要在香港才能紀念」。
去年熱血公民在尖沙嘴舉行六四晚會,小A一度不能理解,因「紀念六四是一個儀式,儀式當然愈多人愈好」。她以為這是中港矛盾的後遺症,她自己亦一度覺得香港本土政治與她無關。去年罷課期間,學生與市民們「建構出一個大同社會」,令她意識到運動追求的是普世價值,於是決定辭去工作,全程參與運動。
參與佔領 體會港人絕望
在雨傘運動後,她切身體會到香港人對爭取民主的絕望,理解港人在強大中共對手面前自顧不暇的景况,「連自己民主都無法爭取,好難幫內地」,亦是因為中共的操控,令港人產生對立情緒,令他們想與中國切割。
她感激香港仍有六四紀念活動,可以幫內地保存記憶、保留力量,亦希望紀念活動可以繼續,但若香港年輕一代遺忘六四,她認為十分可惜。
大學畢業後,她來港升讀碩士,首次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時,面對人潮湧湧的維園,感動亦感觸。她於大學期間參與過台灣的六四紀念活動,僅數十人參與,香港的燭光晚會卻聲勢浩大,「感動是覺得八九民運和香港關係不大,相信多數人都抱着對同胞的感情才來;感觸則是因為悲劇在內地發生,卻要在香港才能紀念」。
去年熱血公民在尖沙嘴舉行六四晚會,小A一度不能理解,因「紀念六四是一個儀式,儀式當然愈多人愈好」。她以為這是中港矛盾的後遺症,她自己亦一度覺得香港本土政治與她無關。去年罷課期間,學生與市民們「建構出一個大同社會」,令她意識到運動追求的是普世價值,於是決定辭去工作,全程參與運動。
參與佔領 體會港人絕望
在雨傘運動後,她切身體會到香港人對爭取民主的絕望,理解港人在強大中共對手面前自顧不暇的景况,「連自己民主都無法爭取,好難幫內地」,亦是因為中共的操控,令港人產生對立情緒,令他們想與中國切割。
她感激香港仍有六四紀念活動,可以幫內地保存記憶、保留力量,亦希望紀念活動可以繼續,但若香港年輕一代遺忘六四,她認為十分可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