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運頭街劍橋超市停業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6日 21:35
2015年06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埔運頭街劍橋護老院繼被揭發安排長者露天脫光等待洗澡,其在一樓及地下經營的超市亦被揭發未批圖則先經營。社署昨指出,前日(4日)已發信要求停止該超市運作,院舍亦有遵從指示。此外,社署上周宣布擬拒絕劍橋護老院2至3樓院舍的續牌申請,院舍昨趕在限期屆滿前提交申述書,社署稱會盡快就續牌申請作決定。


受影響57院友 37已遷出

現時受影響的57名劍橋院友中,36人已搬到其他院舍,1人搬回家中,19人已有住宿安排,短期內會搬走,餘下1人正待家人回港商討安排。劍橋昨在提交申述書的限期前提交書面申述,社署表示,詳細研究後會盡快作決定,同時確保所有受影響院友可獲妥善住宿安排,劍橋的牌照在社署作決定前仍然有效。


至於涉違規經營超市一事,社署指前日已根據《安老院條例》向相關院舍發出書面糾正指示,要求即時停止該商店運作。社署安老院牌照處人員昨亦有巡查,確認院舍已遵從指示。


社署:難24小時監察 靠業界自律

大埔區議會社會服務委員會昨就劍橋護老院一事舉行特別會議,多名區議員質疑社署巡查不力,社署大埔及北區福利專員鄧菲烈強調,署方在監管方面一直不遺餘力,去年4月至今年3月間曾在全港作出4700多次巡查(即每間院舍平均有7次突擊檢查),發出逾3000封勸喻信及318封警告信,亦曾接獲221次家屬投訴;過去5年亦成功檢控44宗,當中灣仔一間院舍曾遭除牌。


他說,署方難以24小時監察院舍,要依靠院友家屬觀察及業界自律。


多名區議員指出,劍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區議員林泉表示,過往只有一間院舍曾遭釘牌,質疑署方是擔心院舍牀位不足,故意「手鬆」,導致護老院經營質素下降。


鄧菲烈回應稱,部分院舍接獲警告後會改善,至於經常接到勸喻或警告的院舍,署方亦會採取縮短牌照期限等方法加強監察。署方會檢視巡查制度,按需要作出改善。


政府延推院舍券 業界指理解

對於勞福局早前宣布延遲原擬在9月展開的「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計劃」,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稱對當局的決定表示理解及尊重,直言劍橋護老院涉嫌虐老案,令市民對私營安老院失去信心、重創業界,但不評論當局是否因事件而改變初衷。


他說,推行院舍券除縮短長者入住安老院的輪候時間,亦可推動私營安老院舍改善質素,希望政府可盡快落實推行措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