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石琪說戲﹕幸災樂禍 地震賣座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7日 06:35
2015年06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無可否認,電影界和新聞界都有些「幸災樂禍」,天災人禍愈驚人就愈有哄動效應。分別在於新聞報道真實災禍是重要職責,電影炮製災難、慘劇、罪案雖然也有現實性、警惕性,其實往往搞成「娛樂噱頭」。坦白說幸災樂禍也是人性常情,難怪很多人愛看真真假假的災難。


《加州大地震》特技大場面逼真

《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成為今期最熱門新片,再度證明荷李活災難片獨霸天下,拍攝山崩地裂、塌樓傾城的條件無與倫比。這一部雖無天王天后巨星,好在特技大場面夠多夠逼真,符合大型災難片的要求。


「聖安德列斯斷層」是著名的危險地震帶,此片誇張為爆發全球前所未有的9.6級大地震,加州由三藩市到洛杉磯都被震毁。劇情頗簡單,主要是「大石」迪威尊遜飾演救援直昇機的卓越機師,在浩劫中勇救妻女。另有保羅渣馬堤演加州理工大學地震專家,準確預測大禍臨頭,無數人得以逃生,比只顧家人的機師更能濟世救命。故事人物無疑單薄,但串連出大量海陸空驚險情景,最出色是序幕懸崖凌空救人,以及高潮大海嘯奇觀,貨櫃船壓倒金門橋。至於不斷有高樓大廈粉碎倒塌則屢見不鮮,但今次規模特大。此外,機師的健美女兒與一對英國兄弟結上良緣,增添了青春浪漫的喜劇感。


導演布列披頓拍過賣座但笨拙的《地心探險記2:世外秘島》,現在拍大地震技法有進步,效果好得多。


《71暴亂夜》實感很強

至於英國得獎獨立電影《71暴亂夜》('71),描述1971年英軍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搜捕時出事,軍民都有死傷。主角積奧康路(《非凡生命歷》)演青年英兵,在動亂中迷失於險惡街巷,度過死裏逃生的一夜。導演楊特曼治拍出很強實感,前段軍民衝突最觸目驚心,酒吧爆炸亦震憾。主角先後獲得基督教小童以及天主教父女協助,最後卻幾乎被英方殺死,令他非常憤慨。


《71暴亂夜》反映、諷刺和批判了當年北愛很複雜的政治鬥爭。不過對我們局外人來說,實况太複雜了,親英基督教徒與反英天主教徒惡鬥,雙方又各有派系分歧,英軍內部亦明爭暗鬥,軍方特務更被形容為「無間道」式大反派。我難以分清片中各方各派,觀感是愈看愈混亂。


值得注意的是,北愛問題曾經拍成不少英美名片,由早期尊福的《告密者》,卡勞列的《法網情絲》,而至後來尼爾佐敦《哭泣的遊戲》、堅盧治《風吹麥穗》等都是。還有2002年的《血腥星期日》,重現1972年英軍開火鎮壓北愛民權示威,廿多人傷亡的「屠殺」慘劇,導演保羅格連加斯拍得像實錄,勝過《71暴亂夜》。隨後他成功進軍荷李活,拍了《叛諜追擊》第二、三集。


《所羅門的偽證》前篇緩慢鬆散

日本片《所羅門的偽證:前篇.開庭》,改編宮部美幸的推理名著。話說1990年聖誕,一男生伏屍校園雪地,當局列為自殺,但有告密信指為謀殺,涉及學校嚴重的欺凌問題。由於校方與警方都掩飾推卸,一個正義女生發起組成學生法庭,自行審訊真相。題材很特別,可是前篇緩慢鬆散,我覺得不大好看,下星期上映《後篇.終審》才是戲肉吧?


《媽咪俠》有笑有淚

香港新片有高志森導演的《媽咪俠》,馮寶寶復出銀幕演單親好媽媽兼好女兒,很難得,她在老竇曾江、老母邵音音冷戰惡鬥之間左右為難。全片有笑有淚,可惜現實感與漫畫化參差不齊。蔡瀚億演兒子,謝君豪演醫生都有妙趣。兩老最生動,鬥得家嘈屋閉。然而曾江移居中山,恍似為中山華廈賣廣告,他與內地俏女傭「珠胎暗結」又太離奇了。這部女人五十的家庭戲,在近年港片少見,但不能期望像許鞍華拍蕭芳芳的《女人四十》那樣成績理想。


《巨星的回信》適合內地暴發戶

《巨星的回信》(Danny Collins)是男人七十家庭戲,七十五歲阿爾柏仙奴扮演偶像級流行歌星,風流快活吸粉爛滾,臨老才渴望親情,想與從未見面的兒孫共聚天倫。阿爾柏仙奴真是「戲精」,搞笑扮悲都很生猛,與酒店女經理安納貝寧擦出火花。全片充滿風趣和感人的元素,只是十分「做戲」,連絕症也出齊。而且宣揚金錢至上,老歌星有錢就可以「贖回」親情,還隨手把名車送贈酒店門僮,最適合內地暴發戶欣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