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退休法醫蒙海強表示,屍體腐化的速度要視乎細菌、濕度及氣溫等狀况,如以水泥密封,確實可減慢屍體腐化速度,但水泥的質量亦會有所影響。他指出,法醫驗屍工作大致分前、中、後期,蒐集所有相關證據後,再給警方作印證案件重點,而剖驗屍體在技術上可知死者是遭活埋,還是死後才被埋屍。
前法醫:水泥可緩腐化速度
疑兇涉嫌行兇後,將屍體用旅行篋拖到偏僻處挖泥坑及用石屎埋屍,被捕後供出案情及指出埋屍地點,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家黎定基估計,疑兇殺人後或深感罪疚,在思慮後選擇用水泥埋屍,但只挖1呎深泥坑便棄屍其中,即很有可能會被人發現屍體,反映他急欲逃避殺死女友的事實,而且埋屍時十分慌張,「可能愈挖愈驚,想快點解決事件」。
從埋屍手法分析,黎定基相信疑兇非有預謀犯案,被拘捕後認定事件已無可掩飾,因而選擇和盤托出。他估計疑兇為人感情起伏較強烈,或會一時衝動扼死女友,又充滿罪惡感地鹵莽處理屍體。他指香港社會常以金錢去衡量個人成就,如疑兇掙錢較少或因傷停工,可能因此被女友指摘,自尊被踐踏而感自卑,或因而以虐打伴侶手法泄憤,「虐打過分一點可能變成殺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