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業毋須賺到盡 造福弱勢社群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8日 06:35
2015年06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具有服務社會成分的企業,一直被認為很難賺錢。然而,這世界始終有些人不畏艱辛、逆流而上,願意將意義放在第一位,把盈利看得較輕。今期就看看兩名有心人,如何為長者和視障人士改善生活,將之看成一盤有意義的生意!


視障智能產品 助人自助

創念資源公司董事葉茂誠本身是一名視障人士,天生就深受「視網膜色素變性」困擾,視力只有一般人的大約一成。為此,由1997年起,他開始經營視障輔助器材生意,為視障人士(失明人士和弱視人士)或有關機構供應適當的儀器,包括:電子放大器、發聲鐘、發聲錶、發聲呎、屏幕發聲軟件,以及點字鍵盤、點字機、凸圖製作機等,讓他們改善生活質素,甚至具備就業能力。


68歲的失明人士林世華表示,他認識的視障人士之中,有3至4成都有使用智能手機,所以他也要與時並進。而廖小姐則表示,借助智能手機和不同的App,可以令她們在生活上獨立一點。舉例說,即使乘巴士時遇著巴士上的報站系統失靈,也有手機App可以報站,不怕落錯站。她發覺,她學懂使用WhatsApp之後,和家中年青人的關係也密切了。


引入凸點手機屏幕貼

而另一失明人士徐達明則透露,其實他有很多產品想研發。這些產品都可以協助視障人士改善生活,減少倚賴別人。早前,他已經設計了一個網頁,方便盲人以普通智能手機或電腦打中文字(而無須隨身攜帶點字鍵盤)。他又從美國購入一批凸點屏幕貼,賣給其他失明者。因為其凸點位置乃對應iPhone的虛擬數字鍵盤,可以方便盲人使用iPhone。他更希望研發一塊LED指示牌,可以透過藍牙技術,接收和顯示由智能手機輸入的文字。這樣,盲人乘搭不同路線的巴士或者想找人幫忙時,就無須「攝卡紙」。而葉茂誠則相信,這產品若成功投產,將可出口到外國。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林俊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