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銀:防美9月加息震盪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09日 06:35
2015年06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港股表現不俗,惟升幅不及內地A股。市場普遍認為,由於內地A股由當地資金主導,在政策及流動性支持下輕易破位而上;相對之下,港股由外資主導,惟近年外資對內地經濟前景有戒心,入市態度審慎,是港股落後A股的主要原因之一。瑞銀財富管理目前全球資產管理規模(AUM)達1.991萬億瑞郎,相等於逾2.1萬億美元,是外資的重要代表,所以該行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及亞太區投資主管陳敏蘭昨日接受訪問,暢談其對全球資產部署建議及中資股前景,值得讀者重視。


Mark Haefele指出,雖然美國聯邦儲備局於去年10月結束量化寬鬆政策(QE),惟日本、歐洲及內地央行接力「放水」,全球流動性仍充裕,故環球股市過去半年表現不錯。向前望的話,Mark Haefele預測,市場其中一個變數是美國聯儲局料於9月開始加息,而年底前會再加息一次,兩次預料分別加息0.25厘。


料下半年加息兩次 共0.5厘

Mark Haefele回憶,2013年第三季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亦曾預告退市,結果環球資金當時由新興市場撤走,流入美元資產避險。他估計,隨着加息預期升溫,有關情况在今年餘下時間料再出現。因此,雖然瑞銀財富管理目前予全球股市6至12個月評級為「增持」,惟主要反映看好成熟市場股市表現,對新興市場股市評級卻屬「減持」。


因此,在瑞銀財富管理建議的投資組合中,環球股票佔42%的最高比重(圖),其中美國及歐洲股市分別佔10.5%及9%,內地及本港股市僅佔4%及2%。


中港股市評級「中性」

瑞銀財富管理目前對內地及本港股市評級均為「中性」,在新興市場股市此一範疇中,已屬相對較高。


陳敏蘭分析,過去一年內地政策全方位支持股市發展。例如人民銀行自從去年10月以來已多次調低基準利率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她預測,今年餘下時間,人行將再分別減息一次及降準兩次,在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短期利好內地及本港股市。


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兼亞洲股票團隊主管施安祖(Andrew Swan)昨日在瑞銀財富管理研討會上亦指出,在2009年至2014年,美國股市受惠當地寬鬆貨幣政策造好;未來一段時間,內地股市表現亦將隨着人行減息降準而看高一線。


陳敏蘭目前看好三大投資主題,其中之一是國企改革。她解釋,內地國企規模佔國內生產總值(GDP)近五成;惟目前大部分國企營運效率差,有很大改善空間。隨着中央推進國企改革,相關受惠股有很大投資價值。


另外,陳敏蘭指出,目前本港上市的中、小型股份較內地A股同業估值顯著折讓,隨着「深港通」料於下半年啟動,有關股份料吸引內地資金追捧。在金融及物流兩大領域,內地企業更有可能收購本港上市的中、小型股份,故相關板塊存在尋寶機會。


第三,陳敏蘭看好「一帶一路」的國策受惠股,料隨着內地國企增加「走出去」海外投資,相關股份前景向好。


雖然看好上述三大投資主題,惟陳敏蘭指出,目前內地A股估值偏高,若內地流動性充裕的情况出現改變,將可能觸發股市大幅調整;該行對內地及本港股市評級僅「中性」。陳敏蘭進一步解釋,目前內地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逾2.1萬億元人民幣,反映內地股民借錢買股的情况熾熱,箇中風險不低;隨着內地股市以首次公開發售(IPO)及配股集資額上升,其流動性能否保持充裕,值得關注。


料「深港通」後 MSCI納A股

MSCI明晟將於本港時間周三(10日)公布是否將A股引入其新興市場指數,陳敏蘭對此並不看好。她認為,目前外資買賣內地A股仍有很多限制,待未來6至12 個月「深港通」出台後,有關限制料放寬,屆時內地A股始納入該指數,會較為合適。


明報記者

[葉創成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