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停牌逾半個月的漢能薄膜(0566),至今復牌仍遙遙無期,但停牌期間持倉卻罕有地仍然頻繁變動,周一(8日)突然有逾38.7億股,相當於漢能約9%股份由渣打證券轉出,同日相若規模股份被轉入中信証券,涉及市值近150億元。分析指,不排除是有對冲基金早前買入漢能「中伏」,為在6月底時應付贖回而被迫場外沽貨套現。
本報昨日曾致電漢能財務董事林一鳴,留言查詢近日轉倉是否與大股東李河君財務安排有關,惟至截稿前仍未接獲回覆。
據中央結算系統顯示,於6月8日,渣打證券在漢能的持倉大幅減少約38.31億股,持倉數量減至9.53億股。另一方面,中信證券則是當日接貨大戶,轉入了38.18億股,與渣打轉出股數接近,持倉數量也因此增加至71.39億股,相當於漢能約17%股份。
「大停牌公司鮮見場外頻調倉」
翻查資料,漢能自於5月20日停牌至今,其間中介人持倉持續有變化。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作為規模較大的停牌上市公司,這種場外調倉頻繁情况比較鮮見,「漢能停牌前被熱捧,不排除吸引了不少對冲基金入貨,結果最終『中伏』,現時臨近6月,不少對冲基金需要套現應付續回,因此不排除轉倉是有投資者被迫場外沽貨有關」。
有證券界人士指出,停牌期間的持倉變動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場外股份交易,其二為股東自行將股份轉倉,而轉倉的其中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涉及押股。
轉倉或涉押股
不過,他表示,以漢能屬較高風險資產為例,即使停牌前貸款比例估計亦只有一成左右,現時正在停牌,貸款比例更會下跌至5%甚至更低,以38億股計,最多也只能取得約7億元左右貸款。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本報昨日曾致電漢能財務董事林一鳴,留言查詢近日轉倉是否與大股東李河君財務安排有關,惟至截稿前仍未接獲回覆。
據中央結算系統顯示,於6月8日,渣打證券在漢能的持倉大幅減少約38.31億股,持倉數量減至9.53億股。另一方面,中信證券則是當日接貨大戶,轉入了38.18億股,與渣打轉出股數接近,持倉數量也因此增加至71.39億股,相當於漢能約17%股份。
「大停牌公司鮮見場外頻調倉」
翻查資料,漢能自於5月20日停牌至今,其間中介人持倉持續有變化。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作為規模較大的停牌上市公司,這種場外調倉頻繁情况比較鮮見,「漢能停牌前被熱捧,不排除吸引了不少對冲基金入貨,結果最終『中伏』,現時臨近6月,不少對冲基金需要套現應付續回,因此不排除轉倉是有投資者被迫場外沽貨有關」。
有證券界人士指出,停牌期間的持倉變動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場外股份交易,其二為股東自行將股份轉倉,而轉倉的其中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涉及押股。
轉倉或涉押股
不過,他表示,以漢能屬較高風險資產為例,即使停牌前貸款比例估計亦只有一成左右,現時正在停牌,貸款比例更會下跌至5%甚至更低,以38億股計,最多也只能取得約7億元左右貸款。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