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恐龍化石現血細胞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2日 06:35
2015年06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古生物學家在源自7500萬年前的零碎恐龍化石中,意外發現疑似紅血球細胞及膠原蛋白纖維,估計其他恐龍化石亦可能保存了同類軟組織甚至基因物質,或有助解開恐龍進化之謎,而《侏羅紀公園》式的恐龍重生狂想亦有可能成真。


倫敦帝國學院專家分析了8件保存狀况欠佳的恐龍化石,包括獸腳類肉食恐龍的爪子、鴨嘴恐龍的小量腳骨與踝骨碎片、三角龍的腳趾等。該批化石約一世紀前在加拿大艾伯塔出土,現收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研究員先將化石切開,露出未曾受外界污染的表面,再利用電子顯微技術觀察,發現樣本內有類似紅血球的細胞。研究員最初以為是處理化石時割傷而造成的污染,但化驗後確認細胞並非來自人類,而是與被視為恐龍後裔的鳥類近似。專家又在一個恐龍肋骨樣本中發現類似膠原蛋白的纖維組織,那是組成皮膚或其他軟組織的基礎。


助分析基因 解進化之謎

參與研究的古生物學家梅曼特(Susannah Maidment)稱,此前發現的恐龍軟組織樣本均來自極少數保存極良好的化石,她沒有預期在被視為廢物的零碎化石中尋得軟組織。她估計,其他恐龍化石可能存在類似的軟組織,甚至可能從中發現恐龍的基因物質,有助辨別不同恐龍品種屬於溫血還是冷血動物等疑問。


梅曼特希望進行更多測試,確認新發現的物質,並盼藉由檢查其他化石,了解含軟組織化石的保存環境條件。不過她坦言,或難以說服博物館同意在完整的化石上割取樣本。研究報告刊於《自然通訊》期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