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假遊戲為學習 孩子難自主選擇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5日 06:35
2015年06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估計,香港大多數幼園為學術型幼稚園,此類幼稚園很多時都是安排「假遊戲」, 如要學生抽認字卡,再讀出卡上的單詞等,這些遊戲並非幼童興趣所在,且遊戲背後目的是令學生吸收學術知識,無助提升其自主能力。


真遊戲觸發好奇心探索

鄭指出,5歲前是培養孩子自主力的黃金期,真遊戲應讓孩子自行決定是否參與,過程中教師可提問,如「為何蝸牛走得這麼慢」,觸發孩子的好奇心主動探索。


芬蘭在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中名列前茅,鄭佩華參觀了當地5、6間幼稚園,發現他們毫無學業壓力,7歲前也不學寫字,幼園主要培養他們自主獨立的能力,例如午睡起牀後,自己選擇要穿什麼衣服,或玩什麼遊戲、和誰玩等。


鄭又指芬蘭幼園學生大多數時間坐在地上,沒有課堂,幼童分成小組各自玩遊戲,老師講故事時,學生也可選擇不聽。幼園還有很多小房間,學生可隨意在房間內玩積木或紙盤遊戲等,老師不會打擾,每日亦安排至少兩小時戶外活動,讓孩子自由在山丘、野外跑跳玩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