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激進組織製造炸彈 政局情勢倍添隱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6日 06:35
2015年06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宣布偵破一個串謀製造炸彈的組織,拘捕了10名男女;他們製造炸彈的動機與目的,是否與立法會即將表決政改方案有關,尚待警方調查。民間無論基於什麼原因理由,私自製造炸彈,事態性質都很嚴重;據警方披露,被捕男女是一個本土激進組織的成員,使事態蒙上政治色彩,若他們串謀製造炸彈與其政治主張有關,則事態就更嚴重了。隨着社會撕裂,不同取態市民對峙日亟,事態是否發展至社會秩序受衝擊、社會安全受挑戰,都在這宗製造炸彈案突顯出來。對此,相信全港市民都會密切關注。


文明理性和平不再

政治生態激越丕變

警方偵破這宗串謀製造炸彈案,未清晰說明是否與政改有關。不過,警方披露事態的情況,有解讀為炸彈案與政改關係密切,其政治味道濃烈。警方檢獲了一些製造炸彈的原材料,又表示在亞視蠔涌舊廠房採取拘捕行動時有兩名男子正在引爆測試,因此相信嫌疑人策劃炸彈或許已有一段時間,而他們是否製成一些炸彈放在「炸藥庫」,將會是警方的調查重點。民間自行研製炸彈在本港極其少見,記憶中在六七暴動之後,並未有過基於政治動機而串謀製造炸彈的情事;今次事態性質尚待釐清,警方調查清楚之後,有必要公開充分說明,讓市民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據消息透露,涉及此案的本土激進組織,近期在互聯網平台曾經發出號召,在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時採取衝擊行動。若製造炸彈與此有關,則顯示相關人等不再以理性和平手段爭取民主,企圖以武裝鬥爭改變現狀。不知道相關人等為何認為本港有搞武裝革命的空間和可能,按本港現况和市民珍視的社會穩定,對於製造炸彈、搞武裝革命等所作所為都會零容忍,絕對不會接受。若有人為遂一己私慾,以本港整體福祉為賭注,則這些人必然會被市民所唾棄。無論如何,製造炸彈無論基於什麼原因,都絕對錯誤,整體社會都會予以譴責。


回歸之後,本港示威遊行不絕,被稱為「示威之都」。即使如此,示威遊行秩序井然,大型群衆集會之後地面不留紙屑垃圾,市民表現出來的文明理性和平,獲國際社會普遍稱道。不過,近年隨着激進思潮興起,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取態逐漸偏離理性和平,趨向偏激莽撞而缺乏包容,不尊重不同意見的激越取態更形突出。去年佔領運動的大規模違法行為,使抗爭形式出現了質變,社會充斥戾氣,年輕一代爭相出位,行事更顯乖戾。


佔領運動爆發後不久,部分西方傳媒曾經以「雨傘革命」形容當時的情况,可是涉及運動的領導者包括學生,即時表示他們的行動並非搞革命,只是爭取民主普選而已。可見,當時主導運動的人仍然識得分寸,知道什麼可以碰、什麼要忌諱。但是在今時今日,有人已經明目張膽搞港獨,今次串謀製造炸彈的被捕者,所屬激進組織就涉及「獨立」訴求。顯然的,一些人已經跨越紅線,他們個人固然面對極高風險,本港也會因為當局對「反獨」的鬥爭而付出代價。


各方勿再姑息養奸

應與激進取態切割

未來數日,本港將因為政改方案表決而政治氛圍繃緊,許多人都在暗忖會有什麼事發生。警方此際偵破串謀製造炸彈案,或許清除了對社會秩序的威脅,特別是在立法會外集會的市民,他們的安全可得到較好的保障。不過,類似激進團體和政治極端取態者,社會上還有不少,他們在想些什麼、打算做些什麼,仍然值得關注和警惕。當然,他們即使政治立場激進,在行動上也必須避免激烈,特別是要放棄武裝鬥爭手段,不要把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絕大多數市民唾棄暴力,今次製造炸彈若與政改有關,即使是不支持政改方案的市民,相信也絕不會接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泛民陣營往往把一些激越行為合理化,認為這是現行體制不公義,民間被迫抗爭的結果。這個做法,久而久之積非成是,一些人宛如受了鼓勵而變本加厲,例如立法會由個別議員的言詞粗鄙、喧嘩到擲物等,社會上一些抗爭者在公開場合有橫衝直撞行為,還擺出理直氣壯的樣子,就更是整體社會逐步沉淪的表徵了。


今時今日發展到本土激進組織成員製造炸彈,尚無證據證明是姑息養奸的結果。不過,若各個陣營的主流力量都向激越行為說不,讓文明理性和平力量主導整體事態發展,相信社會將出現不一樣的氛圍和局面。只是,際此政改方案極可能被否決,而泛民在枱面上的政治人物,卻好像愈來愈向激進取態傾斜,看不到要檢視今次政改失敗的應有反思:香港政治出路在哪裏?政局將何去何從?毫無頭緒。而這般情况,會否使一些團體和人物取態更趨激進,做出更多損害香港的情事,值得關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