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產配置比投資預測重要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6日 06:35
2015年06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新SARS疑似個案增加,立即看見有傳媒大字標題說樓價可跌15%。細閱內文,不外乎報道一兩宗減價成交的新聞,然後引述多名專家看法,最後總結「最壞情况有機會」跌10%至15%。


去年預測樓市凍過水 多落空

在投資市場,每天都有大量的市場消息,哪些是雜碎噪音,哪些是真知灼見;哪些無足輕重,哪些影響深遠,作為投資者,必定要小心翼翼抽絲剝繭,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在投資行業中,預測是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最近整理書櫃,翻看2014年初的財經雜誌,封面圖文並茂「樓市凍過水」。內容當然包括各大外資券商的預測,一致看淡香港樓市,最樂觀的是跌5%,最淡的是2015年底樓市會跌20%至30%。主要的論據包括即將進入加息周期、一手供應將會陸續有來、資金撤出本港等等。


看看最新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其「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中,「所有類別」指數由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增幅達21%,「A類別」(即400平方呎以下)升達23%。


再細看地區劃分,新界A類別同期升幅達25%,跑贏港島的18%及九龍的22%。現在到2015年底還有半年,從現價出發,如要追上大行當時預測的最熊「目標價」,恐怕要大跌40%才能辦到。


投資忌衝動

樓價需要租金回報承托。大行當時預期租金會跌5%至10%。再看看政府數據,根據租金指數指標,「所有類別」單計2014年已升7%。無論是租金還是樓價,皆可看見按月增速明顯於2014年下半年加快。上述可見,測市何其難。如果預測可以全錯的話,那麼即使有時猜對了,恐怕也不過「碰巧遇着剛剛」。


那麼,既然預測無用,如何進行投資?人沒有預測能力,但是有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加上執行力和承受風險的能力,才是成為投資贏家的基礎。投資初哥可能一味問後市升定跌。成熟的投資者卻是計算值博率,上行的概率還是下行的概率大,假如真的虧本自己能否承受得起,承認看錯勇於止蝕;再者就是資產配置比例,沽貨不一定是看淡,其實是要再平衡組合。


假如港樓未來真的跌30%,持貨者應否沽貨?答案因人而異。假如是借盡上車,恐怕有點「危危乎」;但如果是淨現金狀態,安坐收租,有何不好?除非有更好更安全的投資選擇,因為過低投資,也是一種風險(現金被通脹蠶食)。投資跟研究學問一樣,要先問對問題,才能有機會找出有意義的答案。


[莫冠業 經管人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