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本月17日將成為香港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如果政改方案通過,不管它是否盡如人意,香港都將從此邁出民主發展的重要一步,相信香港在這條道路上會愈走愈好。如果泛民否決掉政改方案,香港的民主進程無疑將遭受重大挫折,香港社會也將面臨陷入長期爭拗甚至撕裂的危險,香港的經濟民生也將受到嚴重衝擊。因此在這最後時刻,筆者還是希望泛民能夠放棄對抗,選擇合作,既為了香港,也為了泛民自身。
應該看到,泛民有以少數否決多數的機會,完全有賴於回歸以來中央確定的對港政策,而泛民今次否決的恰恰是這一香港政策的延續。
任何人也不能否認,如果港英當局治港到今天,香港還會是大英帝國總督制下的殖民地,普選之類的事情想都不要想,更不要說有什麼泛民主派及其與中央政府就政改的路徑和方式發生的爭拗。正是也唯有中央確定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而非仿效港英當局在收回香港時派一位「黨員總督」管理香港,才還政於包括泛民派在內的所有港人,泛民派也才有了與中央政府進行爭拗的政策空間……
而今日泛民派以否決政改方案給中央對港既有政策「當頭棒喝」,是欲將中共逼入角鬥場?
更重要的是,中央如果確認泛民是「逢中必反」,如果確認泛民派出現「劣質化」趨勢——其左派「民粹化」呈現暴力傾向,右派更滑向「港獨」直觸底線,從而得出過往對港政策必須更弦易轍,香港勢將進入重要拐點,這既非中央所願,又豈是港人之福! 中共誕世94年,經過28年血火征戰得以建國;再經29年「階級鬥爭」,終於走入和平發展,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就是「和平再和平,發展再發展」,內地如此,香港亦莫能外。而18年來香港保持了「競爭力全球位列前茅」的驕人地位,這無疑得益於「一國兩制」,也與中央「和平發展」政策息息相關。如今中央承諾香港實行普選,為香港的政制改革和民主發展開了綠燈,「一帶一路」新政策的推出,又給予香港更佳的經濟發展機遇,我們應該看到這個大局,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同心同德創造香港更美好的明天。如果看不到這一機會,甚至毁壞這一大局,執迷於政治爭拗而棄香港前途和全體港人利益於不顧,不管目標多麼誘人,口號多麼漂亮,對香港都是有害無益。
應該看到,泛民有以少數否決多數的機會,完全有賴於回歸以來中央確定的對港政策,而泛民今次否決的恰恰是這一香港政策的延續。
任何人也不能否認,如果港英當局治港到今天,香港還會是大英帝國總督制下的殖民地,普選之類的事情想都不要想,更不要說有什麼泛民主派及其與中央政府就政改的路徑和方式發生的爭拗。正是也唯有中央確定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而非仿效港英當局在收回香港時派一位「黨員總督」管理香港,才還政於包括泛民派在內的所有港人,泛民派也才有了與中央政府進行爭拗的政策空間……
而今日泛民派以否決政改方案給中央對港既有政策「當頭棒喝」,是欲將中共逼入角鬥場?
更重要的是,中央如果確認泛民是「逢中必反」,如果確認泛民派出現「劣質化」趨勢——其左派「民粹化」呈現暴力傾向,右派更滑向「港獨」直觸底線,從而得出過往對港政策必須更弦易轍,香港勢將進入重要拐點,這既非中央所願,又豈是港人之福! 中共誕世94年,經過28年血火征戰得以建國;再經29年「階級鬥爭」,終於走入和平發展,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就是「和平再和平,發展再發展」,內地如此,香港亦莫能外。而18年來香港保持了「競爭力全球位列前茅」的驕人地位,這無疑得益於「一國兩制」,也與中央「和平發展」政策息息相關。如今中央承諾香港實行普選,為香港的政制改革和民主發展開了綠燈,「一帶一路」新政策的推出,又給予香港更佳的經濟發展機遇,我們應該看到這個大局,抓住機會,順勢而為,同心同德創造香港更美好的明天。如果看不到這一機會,甚至毁壞這一大局,執迷於政治爭拗而棄香港前途和全體港人利益於不顧,不管目標多麼誘人,口號多麼漂亮,對香港都是有害無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