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下是一則特別天氣報告﹕香港最近受到一道政治高壓脊影響,陰晴不定,人心躁動。政府已定於明日(6月17日)表決政改,預料將會為全港各區帶來急風驟雨,並會持續一段時間。
面對大時代,爸媽們應該如何教養孩子,想他政治冷感抑或政治敏感?抑或索性不生孩子?佔領運動後才成為爸爸的資深傳媒人柳俊江及曾志豪,跟各位爸媽同樣面對社會上連場的狂風暴雨,且問他們如何自處。
◆論盡時局篇
˙柳﹕柳俊江 ˙曾﹕曾志豪
熱中政治 起碼有公義心
問﹕你們的孩子分別在佔領運動後不久出生。佔領運動正式開始時,有擔心過嗎?
有「佔領」 香港還有希望
柳﹕我覺得整件事的重點不在佔領運動,佔領運動只是整個香港政治局面的其中一點。我覺得有佔領運動總比沒有佔領運動好。有些人視佔領運動為混亂,但我從中卻看到了香港仍有希望,因為這裏仍然有一班人站出來爭取。擔心一定有,但做人不就是應該抱有希望嗎?一早就打定輸數的話,這樣做很不「爸爸」。
曾﹕坦白講,佔領運動令我有一刻覺得「中伏」。但並不是因為學生出來佔領,而是藍絲黃絲兩大陣營互相攻訐。我已是成人所以不會怕,但會擔心「大煲了!香港變成咁,阿仔大個咗咁點算?」。我的確有想過,如果早知香港會變成這樣,或者真的會唔生仔。
政見不同 也可多一點關懷
柳﹕你寧願兒子做警察還是做熱狗(熱血公民支持者因抗爭手法激烈,被部分網民稱為「熱狗」)?
曾﹕我會同佢講,你係中國人,食咩熱狗呀?食叉燒包好過啦!(眾笑)這樣我寧可他做警察,我真的好怕某些政治團體,大家政見不同,但可否多一點同情心,多一點關懷?
柳﹕這個時代真的很考孩子的悟性,他會否過分沉迷一種信念?會不會有個時候會清醒過來,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
曾﹕這樣我又問你,你寧可你的女兒政治冷感還是熱中政治?
柳﹕這樣我當然寧可她熱中於政治,起碼她有一份公義心。
曾﹕女兒「日日去鳩嗚」,被警察問話,你都可以若無其事?
柳﹕又如何?唔會死咯!(曾志豪驚呼)。真的,我覺得年輕人經歷挫折,未必是壞事,我自己也是天生天養的——雖然我太太一定會反對,還要是個女兒呢!(眾笑)
曾﹕我也寧可兒子對政治敏感,因為冷感無得救。
柳﹕對,政治敏感起碼他會有危機意識。
◆亂世育兒篇
多接觸現實 才能多角度思考
問﹕不少人都認為刻下的香港,是黑白是非顛倒的時代,你們有擔心過如何教仔嗎?
「天下無賊」概念行不通
柳﹕我反而覺得容易教仔,因為現實生活中太多指鹿為馬的反面教材。
曾﹕有擔心過如何教仔,但我不會不讓他看電視。「天下無賊」的概念行不通,一定要讓他多接觸現實社會才行,因為他終需有一天去面對。我知道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接觸這些資訊,但我反而會讓兒子接觸不同傳媒,連CCTV中央電視台都看,這樣他才可以多角度思考一件事。
柳﹕現在就連新聞很多都要PG家長指引了!(眾笑)。我反而不希望女兒接觸太多資訊,尤其是網上的即時資訊,因為有時太即時會欠缺了思考。我希望透過另一些方法,例如多跟女兒討論時事,一起參與多點社會服務,培養她的公民意識。
批判思考≠批評式思考
問﹕有想過移民嗎?
曾﹕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亦無得擔心,唯有培養孩子接觸辯論,鍛煉批判思考能力。另外,我會讓孩子多看書。我覺得閱讀可以為他打好預防針,培養他思考的習慣。
柳﹕我也認為可能性不大,但已計劃女兒中學時讓她去海外留學。始終孩子長大了會很受環境、朋輩影響,我覺得現在香港缺乏了批判思考。
曾﹕對,批判思考很重要。我最怕兒子對我盲從附和,例如他說要與爸爸一樣要求平反六四,但問他為什麼要平反六四,他卻答不上來。
柳﹕即是說只要經過思考,你的兒子說加入共青團也沒有所謂?(眾笑)
曾﹕我會跟他說﹕「你可不可以帶埋阿爸一起加入共青團呀?」(眾笑)
柳﹕批判思考不同於批評式的思考,但現今的香港已混為一談。批判思考不是直覺式的思考Like還是不Like,也不是要把對手打到遍體鱗傷。現在香港很流行即食文化,社交媒體氾濫令大家無不急着表態。我慶幸自己目前仍未發表過自己後悔的言論。我也希望女兒日後也會學懂可以站後一點,更立體地看整件事。
文﹕梁淑英
圖﹕陳淑安、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Noble Place Education Centre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