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度被通緝 巴希爾出訪小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6日 06:35
2015年06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蘇丹達爾富爾地區2003年爆發血腥種族衝突,政府軍被指與阿拉伯武裝聯手,在與叛軍作戰期間針對黑人平民攻擊,身為總統的巴希爾成為眾矢之的。國際刑事法院(ICC)2008年開始調查巴希爾,翌年以戰爭罪和反人道罪之名發出通緝令,翌年補加種族滅絕罪再發通緝令,巴希爾成為歷來首位被ICC通緝的在位國家元首。


只訪非ICC簽約國

蘇丹政府雖然對ICC的要求嗤之以鼻,但亦擔心ICC簽約國會執行拘捕令,故巴希爾一直小心翼翼選擇出訪國家,多數只出訪友好的非洲和中東國家,例如去年6月出訪埃及,與同樣備受專制爭議的埃及總統賽西會面,惹來西方對開羅非議。


巴希爾2011年6月曾出訪中國,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高規格接待,同樣招至人權組織等炮轟。蘇丹是中國重要的石油供應國(產油區主要位於已獨立的南蘇丹),在南北內戰期間一直獲北京支持。


巴希爾2013年曾計劃出席聯合國大會,但在美國輿論要求華府拘捕的威脅下(美國不是ICC成員國),巴希爾最終未有冒險。不過今次他顯然未擔心會被南非拘捕,《紐約時報》形容,他相信非盟的其他領袖會保護自己。


近日籲西方對話

巴希爾本月初罕有放軟口氣,公開要求與制裁蘇丹多年的西方對話,不過喀土穆大學教授亞克(Ahmed Hassan al-Jak)估計機會不大,他形容,西方國家在與蘇丹有分歧的議題上立場堅定,難以改變。這些議題包括尊重人權、結束達爾富爾及其他地區的武裝衝突等。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