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普選無真假 政客有高低 / 文︰張志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17日 06:35
2015年06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臨近政改表決,各式各樣的民意調查眼花撩亂。個人對這些民調,一直是堅持兩種態度,第一,所有民調都是可供參考,而不能作為唯一的考慮。因為民意調查只是用來理解實際民情的一種手段,而這種手段就算用最科學的方法來進行,也是有其方法學上的缺陷和局限。第二,民調應該接受考驗,而其中一個考驗方法就是參考不同的民調作比較。因為某一條調查的問題,只是代表某一個視角的理解,用不同民調作比較,民調的數字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那才有意義。而且理解民調數字必須結合走勢,不能抽空只看單一次,就有如之前3間大學組織團體進行的民調,支持和反對政府方案的比例出現交叉,就有泛民人士欣喜若狂,媒體用上噱頭十足的「黃金交叉」來形容。這些名堂,十九是出自宣傳經理之手,而沒有任何學術意義。果不然,鍾庭耀受港台委託所做的另一個調查,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三大周一公布的數字,支持政改的又再拋離反對的,而所謂「黃金交叉」,原來不是真金,而只是「朱義盛」。


黃金交叉作宣傳吃悶棍

而田北俊委託鍾庭耀所作的調查,樣本多達5000多,已經達到超穩定的效果,結果無論是對政府方案的支持,以及立法會應否通過等兩條問題,支持都拋甩反對。忙不迭利用所謂「黃金交叉」來宣傳支持泛民投反對票的,這一記悶棍可謂迎頭痛擊!


如果留意政改民調的人士,都會明白,由始至終,支持政改方案的比率都比反對的高。而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方案的比率就再拉闊一些,這種趨勢是非常明顯。所以泛民的議員才會一早表態,他們不會理會民調結果,決志投下反對票。這也可以反映,泛民自己內部早已判斷,在普選行政長官的議題上,他們是贏不了。但一些好事之徒,仍然以為有機可乘,借題發揮。幾天之後,即無以為繼。


泛民否決道理說不通

儘管支持通過政改的民調一直都是領先,但本欄的立場仍然非常清楚,民調只供參考。更重要的是,道理上你能否說得過去。如果投反對票的道理講得通,泛民可以擇善固執、堅持己見。但理在哪裏?泛民怎樣都說不通。從任何角度來看,通過政改都要比原地踏步好。


對於500萬選民而言,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不但是一種政治形式,可以讓他們投入參與。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利用手上的一票,令政府的政策更傾向一般基層市民,這是普選的必然結果。香港的政制設計,是希望兼顧各階層利益,並且有利資本主義發展。但經過社會的長時間發展,政制可以與時俱進,在民主成分方面有所添加,這就是體現在由1200人選舉行政長官,變成由1200人提名,再由500萬人普選。這一改變,就是必然令到政府更向500萬選民靠攏。500萬人也可以爭取更多利益,所以這既是政治參與的價值問題,也是政治參與的實質利益的問題。但諷刺的是,有可能利益受損的商界卻異口同聲,眾口一詞的支持政改。口口聲聲為民請命的泛民主派卻心無懸念,堅持否決。特首之前提醒泛民,要小心蘇州過後之危。事實上今次政改失敗之後,特區政府能否再整合建制陣營之內的力量支持普選,實屬難料。


就算計泛民陣營的利益,怎樣計算,泛民主派可以參選或當選的機會,實行普選之後都不會比現行方法低。而王光亞主任在深圳講話已經明示,北京只是反對對抗中央的人擔任特首,溫和中間的泛民,中央並無意見,而中央亦以今次政改投票為分水嶺和試金石。換言之,支持政改的議員都可以被視為中央的朋友,也自然合乎擔任特首的條件。泛民中的中間溫和派系其實是主流,他們沒有向中央清楚表示他們的立場,擁抱500萬香港選民,反而和極端的泛民綑綁,這究竟是何道理!


所以在道理上,泛民為人為己,都應該支持政改,然後參與這場遊戲。而這場遊戲在進行的過程,也會不斷完善自己,無論中央是否預先承諾,這種自我完善改進的過程都無法停止。但泛民在否決政改之後,只能沿用過往的選舉方法,泛民勝出機會仍然是零。對於泛民而言,何者為利,何者為益?所以在泛民一再堅持否決政改之後,愈來愈多社會人士提出質疑,所謂泛民主派的議員,是不是真的希望香港政制再加入更多的民主成分,還是只在意於保護自己的民主光環,務求光環永續!


當然,泛民主派中人,他們挖空心思,去想出落實現行普選建議的危險及壞處。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可以讓行政長官假民主之名,借500萬選民之名而為惡。為何假設行政長官一定為惡固然無法解釋,而如何為惡更是關鍵所在。泛民口口聲聲要綑綁,他們其實是中了綑綁的毒。他們27人可以綑綁,就以為投了票支持行政長官的選民也是和特首綑綁一起,5年任期之內,每時每事都要支持特首,這些選民變了特首的子弟兵!但這些選民其實是勝出的特首的政治債主,他們會在未來5年敦促特首履行競選承諾。為惡之事,憑什麼要他們支持。眼下香港,政府要為善都千辛萬苦,何况為惡!


政客高低之分,就是在於為香港市民福祉為念,還是雙眼只盯着自己立法會席位之安穩。高低之別,就是在於支持還是否決政改的一念之間。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張志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