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聽證會出醜自暴其短 安倍應棄違憲安保法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1日 06:35
2015年06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尋求在今夏國會會期完結前,強行在參眾兩院通過新安保法案,落實行使集體自衛權,未料執政自民黨陣營出師未捷先「擺烏龍」,被自己找來的憲法專家,在國會專責小組會議上直指新法案違憲,令國內反對聲音更見高漲。即使安倍在兩院都握有足夠票數,也絕不應該背逆民意和權威專家的意見,一意孤行推動違憲的法案。


安倍2012年再當首相以來,一直以擴張日本軍事活動能力為目標,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壓制中國,而解禁集體自衛權正是最關鍵一步。所謂集體自衛權,就是當盟友一旦受襲時,即使本國自身未遭攻擊,亦可動武相助。可是戰後日本和平憲法卻嚴格限制自衛隊參與戰爭,依照和平憲法第九條的原則,日本只能基於自身防衛的最低限度需要而採取武力。


行使集體自衛權

新方案內容含糊

然而安倍內閣未有理會反對聲音,於去年七月拍板,改變政府數十年來對和平憲法第九條的「詮釋」,容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為了落實這一決定,安倍政府向國會呈交了新的安保法案,為日本自衛隊參與協防盟友的聯合軍事行動鋪平道路。法案訂明,倘若與日本關係密切的他國遭受武力攻擊,令日本存亡受到威脅時,日本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就算「關係密切國家」受襲事態未足以危及日本存亡,但如果對日本和平安全構成重要影響,自衛隊也可提供後方支援。


根據日本防相中谷元的說法,自衛隊的「協防」合作對象,並不限於締結了安保協議的美國,就連澳洲等也包括在「關係密切國家」之列。新法案對何謂「關係密切國家」、「存亡受到威脅」、「安全受到重要影響」等的定義如此籠統,無怪日本在野黨派紛紛質疑新法案是「戰爭法案」。


過去一年,為了改善中日關係實現兩國首腦會談,安倍在對華態度上和口氣上算是稍稍放軟,然而面對國內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法案的聲浪,安倍近期又再大肆重提「中國威脅論」,一邊配合美國抨擊中方在南海填海造地等活動,一邊為行使集體自衛權法案造勢。事實上,安倍今年4月訪美期間,單方面向美方保證,日本國會將於今夏通過有關法案,這充分顯示他深信在參眾兩院握有足夠的支持票數,通過法案「十拿九穩」。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執政自民黨在本月國會一次專責小組聽證會上竟自暴其醜,「弄出個大頭佛」,引起一場政治公關災難。獲自民黨邀請出席會議的權威憲法專家長谷部恭男,在會上直指安倍政府為行使集體自衛權而提出的新安保法案,「違反了日本憲法」,日本輿論嘩然。長谷部上周還與當日獲得在野民主黨邀請出席聽證會的憲法學者小林節一起召開記者會,抨擊新安保法案違憲,強調超過95%研究憲法的日本學者都持相同意見,矢言就算安倍強行通過法案,他們也會興訟挑戰新法案。小林更狠批安倍「推行無視憲法的政治,就是開始了獨裁統治」。


憲法專家仗義執言

安倍不應背逆民意

長谷部等憲法專家的仗義執言,令到反對新安保法案的日本民眾士氣大振。上周日東京國會議事堂周邊就有2.5萬人示威,抗議解禁集體自衛權,名古屋等地也有類似示威。就連自民黨前幹事長山崎拓等日本資深政治人物,也公開表態強烈反對新安保法案。


雖然自民黨高層力圖收拾殘局,聲稱「按照憲法學者的理論,日本就沒法維護和平與安全」,右派的《讀賣新聞》、《產經新聞》也發表社論為新安保法案護航,可是新近民調顯示,反對國會今夏通過新安保法案的比例高達六成,比5月調查時上升一成,贊成者則下跌至只有三成。安倍內閣支持率也因為安保法案爭議而跌至2012年底上台以來最低,支持度只有大約四成。


日本憲法專家提出的違憲質疑,以及民意對倉卒通過法案的保留,已是再清晰不過,可是安倍似乎仍想一意孤行,以強行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新法案,為二戰結束70周年「贈興」。安倍於上周一次國會會議上堅稱,「無視國際局勢,執著於以往(有關憲法)的解釋,是放棄作為政治家的責任」。自民黨方面甚至還被質疑阻撓國會專責小組再就解禁自衛權法案舉行聽證會,企圖限制辯論。強行通過不得人心的法案,必會付上沉重政治代價,安倍這種不講民意也不講道理的霸道行徑,不可能贏得民心,更不可能跟鄰國真正改善關係。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