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重大歷史一刻政改議案,我無法投票支持,難過得無法自已,愧對支持者更是無地自容,怎樣道歉也不能釋懷,今早(6月19日)聽到田北俊在港台《議事論事》訪問中反問﹕「若果遲到的是田北俊,會不會有人等你﹖」我作為你的弟弟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會」;相信你的黨友、即我的自由黨前黨友議員們「都會等」;其他建制派的議員同事「都一樣會」的道義責任。
大家同坐一條船,船長領導下,撞上冰山破了一大洞而入水,船長處理危機雜亂無章、左支右絀,絕大部分船員在團結努力修補,只要人手充足就可順利救船,但其中8名船員不顧一切,登上救生艇,修補破洞的人手不夠,33人搭沉船全部葬身大海。8人自救成功,自鳴得意,備受稱頌「反應快、醒目」。海上亡靈則受盡千夫所指,但成敗論英雄,失敗者只可怪責自己錯判形勢,誤信所謂「團結」、所謂「大局為先」。
最大責任在船長判斷錯誤
整件事的最大責任在於船長判斷錯誤、指揮混亂,於重大歷史時刻,竟沒有時刻留意在席人數?即使發叔抱恙不用時刻在席,周四早上大家都感覺到發言人數不多,大量時間聯絡發叔回來投票。為了掌握投票時間,刻意控制發言人數,竟然沒發現還未齊人而作出應對,鬧劇禍根在此種下。即使踏入官員發言程序,船長有充足時間逐一通知各人的部署。帶領者明知35人離開議事廳,才可「救沉船」但竟然沒有點人數,也沒有留意到船員已經棄船,導致一班忠直的船員隨船長一同沉船,船長是極不負責任。
我反躬自省也是難辭其咎,為了配合大局而沒有要求發言。如果我對形勢看清楚一點,堅持發言,令投票時間延後十多分鐘,之後歷史或可改寫。痛定思痛,建制派船長及船員都高估團結程度,今醒覺團結僅限於大是大非經長期商討的立場,例如政改的立場,而且必須是中央最高指令下,不容半點質疑及差池的集體行動。然而現實所見,當「鬆散團結」的建制派遇到臨時突發事件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建制派內的大佬文化、山頭主義等等立即浮現,大難臨頭各自飛。負責協調、牽頭的出錯,不單是溝通問題,而是太過依賴所謂團結的確是「傻得加零一」,建制派經此一役被背叛而「搭沉船」,勢必更加四分五裂,日後各自精彩,但仍需建立大局觀。
摒棄大隊而留在議事廳的建制議員,只要他們忍一忍手,也有能力改寫「羞家投票結果」。議事廳內建制派,眼見絕大部分建制議員已離開,只要在席建制派不按下白色的「出席」按鈕或不作投票,投票人數不足總議員人數的一半,即35人,不能成為合法投票,主席便會「響鐘」15分鐘,屆時便可人齊重新投票。
不過,這類建制選擇為自己投票紀錄而見死不救,得出「8票支持﹕28票反對」。我不會奢望任何人犧性自己,但等15分鐘,完全「零成本、零犧牲、零代價」,不損己而利天下,成就全體建制一致支持這「不完美的完美結局」。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大家同坐一條船,船長領導下,撞上冰山破了一大洞而入水,船長處理危機雜亂無章、左支右絀,絕大部分船員在團結努力修補,只要人手充足就可順利救船,但其中8名船員不顧一切,登上救生艇,修補破洞的人手不夠,33人搭沉船全部葬身大海。8人自救成功,自鳴得意,備受稱頌「反應快、醒目」。海上亡靈則受盡千夫所指,但成敗論英雄,失敗者只可怪責自己錯判形勢,誤信所謂「團結」、所謂「大局為先」。
最大責任在船長判斷錯誤
整件事的最大責任在於船長判斷錯誤、指揮混亂,於重大歷史時刻,竟沒有時刻留意在席人數?即使發叔抱恙不用時刻在席,周四早上大家都感覺到發言人數不多,大量時間聯絡發叔回來投票。為了掌握投票時間,刻意控制發言人數,竟然沒發現還未齊人而作出應對,鬧劇禍根在此種下。即使踏入官員發言程序,船長有充足時間逐一通知各人的部署。帶領者明知35人離開議事廳,才可「救沉船」但竟然沒有點人數,也沒有留意到船員已經棄船,導致一班忠直的船員隨船長一同沉船,船長是極不負責任。
我反躬自省也是難辭其咎,為了配合大局而沒有要求發言。如果我對形勢看清楚一點,堅持發言,令投票時間延後十多分鐘,之後歷史或可改寫。痛定思痛,建制派船長及船員都高估團結程度,今醒覺團結僅限於大是大非經長期商討的立場,例如政改的立場,而且必須是中央最高指令下,不容半點質疑及差池的集體行動。然而現實所見,當「鬆散團結」的建制派遇到臨時突發事件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建制派內的大佬文化、山頭主義等等立即浮現,大難臨頭各自飛。負責協調、牽頭的出錯,不單是溝通問題,而是太過依賴所謂團結的確是「傻得加零一」,建制派經此一役被背叛而「搭沉船」,勢必更加四分五裂,日後各自精彩,但仍需建立大局觀。
摒棄大隊而留在議事廳的建制議員,只要他們忍一忍手,也有能力改寫「羞家投票結果」。議事廳內建制派,眼見絕大部分建制議員已離開,只要在席建制派不按下白色的「出席」按鈕或不作投票,投票人數不足總議員人數的一半,即35人,不能成為合法投票,主席便會「響鐘」15分鐘,屆時便可人齊重新投票。
不過,這類建制選擇為自己投票紀錄而見死不救,得出「8票支持﹕28票反對」。我不會奢望任何人犧性自己,但等15分鐘,完全「零成本、零犧牲、零代價」,不損己而利天下,成就全體建制一致支持這「不完美的完美結局」。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