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A股上周錄得08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滬深兩市分別跌去13.3%及12.7%,而上證指周五一天跌逾6%,市場氣氛確實有點恐慌。一直唱好不唱淡的內地券商亦有技巧地轉軚,中銀國際認為A股下半年資金面會惡化,海通證券(6837)則指中央政策重點由貨幣轉向財政,短期寬鬆無望,縱有降準亦只是對冲,不利股市。A股連日急挫,現在很難估底,但港股能跟隨外圍反彈,長和(0001)、新地(0016)、友邦(1299)、中移動(0941)皆表現不俗。
A股出現恐慌性拋售,上證指急挫6.4%,連4500點亦失守。市場上周初均將跌市歸咎於新一輪IPO凍結大量資金所致,但一周下來,市况雖然是買盤略為不足,但更大的問題卻是高位沽壓非常大,券商亦相繼改變觀點,理據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就是股票供不應求的情况扭轉。
中銀國際指出,去年下半年約有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進入股市,今年上半年資金流入則達到3.5萬億元,主要以融資性資金為主。但年初至今包括IPO、再融資、股東減持,以及交易損耗在內的主要資金需求消耗了約1.2萬億元資金,下半年的資金需求可能進一步提高至2萬億元。因此,縱使仍有新錢流入,但推升股市的邊際效用減弱,而從增發、IPO、解禁和交易損耗四個方面看,投資者正在加速從股市抽走資金。海通則指中央政策將側重於財政方面,短期加碼寬鬆機會微。
盈利估值雙殺 現沽貨潮
以往A股大調整或崩盤,必定是中央採取緊縮政策,無論04年、08年還是11年均如此,流動性一緊,實體經濟需求急降,企業盈利受壓,股市資金面亦趨緊,估值收縮,造成盈利估值雙殺的急挫。今次市况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央並無真正收緊,純是天量流動性令股價全面泡沫化,大股東和高管既清楚公司的價值,又預計到下半年錢多股票少會逆轉,於是瘋狂沽貨。
技術上,上證指已失守50天線,參考以往情况,通常調整也已差不多。究竟兩市垃圾股的比例有多高,筆者不清楚,但經過上周的急挫,兩市仍有近半股份年初至今升幅逾倍,以過去12個月計更有達80%是倍升股,就算今周急插至4000點甚至更低,大戶高管追沽依然有極可觀利潤,因此也很難說他們會開始惜售,令兩市回到50天線便守得住,而本周的利好是打新資金回歸,增加市場抄底的彈藥。
暫時未到強制平倉地步
從中央角度出發,或許已對股市吸走大量資金,卻未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感到不滿,但就算政策重點由貨幣轉向財政,中央亦絕不希望股市崩盤,特別是融資餘額高達2.2萬億元,一旦出現大規模斬倉,既會衝擊金融市場和系統,甚至打擊中央威信,連帶社會變得不穩定。
兩市上周已回到5月21日時的水平,由當天起計,新增融資餘額約為1900億元,規模並非特別大,虧損最多亦僅10多巴仙,未到強制平倉地步,故上周跌市並非由被迫斬倉推動,儘管部分個股或已出現此情况。
但假如回到突破前水平,即大約4000點及2200點附近,此點位以上的融資額便達到5241億元,同時高位入市者將要被迫平倉,屆時不排除會出現滾雪球效應,故筆者相信這兩個關口是中央的底線,一定要守得住,若本周再下瀉逼近此水平,可小注低吸。
[江宗仁 還看今朝]
A股出現恐慌性拋售,上證指急挫6.4%,連4500點亦失守。市場上周初均將跌市歸咎於新一輪IPO凍結大量資金所致,但一周下來,市况雖然是買盤略為不足,但更大的問題卻是高位沽壓非常大,券商亦相繼改變觀點,理據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就是股票供不應求的情况扭轉。
中銀國際指出,去年下半年約有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進入股市,今年上半年資金流入則達到3.5萬億元,主要以融資性資金為主。但年初至今包括IPO、再融資、股東減持,以及交易損耗在內的主要資金需求消耗了約1.2萬億元資金,下半年的資金需求可能進一步提高至2萬億元。因此,縱使仍有新錢流入,但推升股市的邊際效用減弱,而從增發、IPO、解禁和交易損耗四個方面看,投資者正在加速從股市抽走資金。海通則指中央政策將側重於財政方面,短期加碼寬鬆機會微。
盈利估值雙殺 現沽貨潮
以往A股大調整或崩盤,必定是中央採取緊縮政策,無論04年、08年還是11年均如此,流動性一緊,實體經濟需求急降,企業盈利受壓,股市資金面亦趨緊,估值收縮,造成盈利估值雙殺的急挫。今次市况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央並無真正收緊,純是天量流動性令股價全面泡沫化,大股東和高管既清楚公司的價值,又預計到下半年錢多股票少會逆轉,於是瘋狂沽貨。
技術上,上證指已失守50天線,參考以往情况,通常調整也已差不多。究竟兩市垃圾股的比例有多高,筆者不清楚,但經過上周的急挫,兩市仍有近半股份年初至今升幅逾倍,以過去12個月計更有達80%是倍升股,就算今周急插至4000點甚至更低,大戶高管追沽依然有極可觀利潤,因此也很難說他們會開始惜售,令兩市回到50天線便守得住,而本周的利好是打新資金回歸,增加市場抄底的彈藥。
暫時未到強制平倉地步
從中央角度出發,或許已對股市吸走大量資金,卻未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感到不滿,但就算政策重點由貨幣轉向財政,中央亦絕不希望股市崩盤,特別是融資餘額高達2.2萬億元,一旦出現大規模斬倉,既會衝擊金融市場和系統,甚至打擊中央威信,連帶社會變得不穩定。
兩市上周已回到5月21日時的水平,由當天起計,新增融資餘額約為1900億元,規模並非特別大,虧損最多亦僅10多巴仙,未到強制平倉地步,故上周跌市並非由被迫斬倉推動,儘管部分個股或已出現此情况。
但假如回到突破前水平,即大約4000點及2200點附近,此點位以上的融資額便達到5241億元,同時高位入市者將要被迫平倉,屆時不排除會出現滾雪球效應,故筆者相信這兩個關口是中央的底線,一定要守得住,若本周再下瀉逼近此水平,可小注低吸。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