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建制派在立法會政改方案投票時的「烏龍」,確實十分可笑,將來史學家要花一番考究才能解釋為何會出現8票贊成的史實,但正史是28名泛民議員投票反對政改,導致香港的民主發展出現阻礙。
建制派緣何會出現「蝦碌」,當然值得深究,是一時的誤會?還是協調出現問題?還有為什麽有些建制派政黨對於集體行動無動於中,都要搞清楚,否則將來史學家就會胡編亂謅。批評建制派毫無章法當然是言之成理的,但不要忘記,建制派過去沒有玩過拉布,臨時「興起」要拉布,有點荒腔走板,何奇之有?為什麽泛民議員玩拉布玩得出神入化卻沒有引起報紙投放這麽大的篇幅去譴責一番呢?
正史是泛民議員投票反對政改,值得討論的是他們為什麽會這樣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麽?泛民以不願「袋一世」為由拒絕接受全國人大的8.31决定,這是否會導致香港一世無普選?才是深入探討的焦點,總不能把看建制派的笑話掩蓋了泛民影響深遠的行動。
建制派是香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實踐、不同派別如何演化、勢力組成如何分合,也是正史需要探討的環節,同樣不能因為一次投票前幾分鐘的電光火石行動而掩蓋正史將要描述的部分。
有推論是經此一役,香港最快可能要2022年才有可能有普選,如果真的是這樣,將正好是香港50年不變的一半,還有一半的時間進一步探索一國兩制的實施,如果屆時都沒有普選,雖不至於一國兩制就此被判定失敗,但起碼有點缺陷。
香港回歸已經18年,將來無論成功與否,都是正史與野史需要大書特書的,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目前校正討論焦點,以免將來野史胡謅。
建制派緣何會出現「蝦碌」,當然值得深究,是一時的誤會?還是協調出現問題?還有為什麽有些建制派政黨對於集體行動無動於中,都要搞清楚,否則將來史學家就會胡編亂謅。批評建制派毫無章法當然是言之成理的,但不要忘記,建制派過去沒有玩過拉布,臨時「興起」要拉布,有點荒腔走板,何奇之有?為什麽泛民議員玩拉布玩得出神入化卻沒有引起報紙投放這麽大的篇幅去譴責一番呢?
正史是泛民議員投票反對政改,值得討論的是他們為什麽會這樣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麽?泛民以不願「袋一世」為由拒絕接受全國人大的8.31决定,這是否會導致香港一世無普選?才是深入探討的焦點,總不能把看建制派的笑話掩蓋了泛民影響深遠的行動。
建制派是香港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實踐、不同派別如何演化、勢力組成如何分合,也是正史需要探討的環節,同樣不能因為一次投票前幾分鐘的電光火石行動而掩蓋正史將要描述的部分。
有推論是經此一役,香港最快可能要2022年才有可能有普選,如果真的是這樣,將正好是香港50年不變的一半,還有一半的時間進一步探索一國兩制的實施,如果屆時都沒有普選,雖不至於一國兩制就此被判定失敗,但起碼有點缺陷。
香港回歸已經18年,將來無論成功與否,都是正史與野史需要大書特書的,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目前校正討論焦點,以免將來野史胡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