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後政改戰場 由街頭回到議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6日 06:35
2015年06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後政改的局勢是這樣的,中央香港各過了一招,中央出了8.31,香港出了雨傘運動,結果誰也不向誰賣帳。政府揼錢落海做一場明知無用的文宣,爭普選的市民用熱血汗水未能「打動」中央,最大效果卻是緊緊綁住了泛民議員,令一場轉軚疑雲,無疾而終。


檢討第一回合賽果,還是政府輸得比較難看。這不止是8比28的「蝦碌」賽果,而是泛民的最終票數,不單一票不少,所有潛在轉軚的議員都不為所動,更連被視為中間偏建制的梁家騮,也明確投下了反對票。政府所做的工夫,完全白費。


梁家騮的案例其實很值得研究,醫學界總共做了3次民調,3次都是反對政改方案者佔多數。由於3次民調的正反差距都不是一面倒,醫學會甚至作出了「政改立場中立」的建議予梁家騮。也就是說,梁家騮的投票策略,其實大可以投棄權票,表示自己「中立」的態度。但最後「怪醫」還是投了反對票,因為他心知肚明,醫學界的選民,特別是年輕醫科學生,都是堅決反對政改,若不想票債票償,誠實跟從業界意願是唯一出路。他在電台訪問說得很白,選民基數大的專業界別,較不易受北京操控。


所以後政改的戰場不是熱鬧的街頭,而是沉悶但卻是決定性的議會。


北京不會因為8•31的失敗而改變強硬策略,因為還有終極手段未出,便是直接在議會奪取三分之二的議席,從而可以不須妥協讓步便通過政改方案。可以預期,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之前,北京都不會對否決的泛民溝通讓步,直至2016年選舉結束,如果泛民仍可保住否決權的議席數目,甚至可以回到議會多數派的盛勢,則北京才會放下身段,出軟功溝通。


正如戴耀廷當初的主張,要和人談判便要有核彈;當日他選擇的核彈是街頭,但似乎最有效的武器,卻仍是沉悶刻板卻有生死大權的——議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