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美互轟人權 專家:當食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7日 06:35
2015年06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結束,美國國務院即於前日發布2014年全球人權報告,指中國持續打壓和脅迫維權人士,關押成千上萬的政治犯。近年來美國均在6月以前發布人權報告,而今年是最遲的一次,有分析指這是給中國「面子」,讓戰略與經濟對話順利進行。


明報記者

「中國以反恐為名打壓言論自由」

美國發布的2014年人權報告中指出,中國新疆維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的言論、宗教、結社和集會自由受到官方嚴重打壓。官方一些突襲、逮捕和法律懲罰行動表面是為了打擊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暴力恐怖主義,但往往是以反恐為由,特別針對通過和平方式表達政治和宗教觀點的團體和個人。


報告亦提到中國當局採取包括強迫失蹤和嚴格軟禁等違法手段,阻止獨立意見的表達;繼續在網上審查和嚴控公共意見,律師、記者、作家、異見人士、訪民遭到拘留和騷擾,不少人遭受非法「黑監獄」的折磨。報告還表達對律師浦志強、維族學者伊力哈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和妻子劉霞的關注。


近年來美國均在6月以前發布人權報告,而今年是最遲的一次(見表),緊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後。報告中提及被打壓的中國異見作家鐵流、資深記者高瑜,但未寫鐵流已於今年2月被判緩刑、高瑜於4月份被判刑7年,有分析據此認為此報告完成於2月之前,但拖延到前日才公布,內容一直沒有更新。


金燦榮:中國自信 不怕難堪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昨日向本報表示,不排除為了確保今年的戰略與經濟對話成功,營造良好氣氛,所以美國選取一個「合適的」發布時機。但他認為,其實「時機」並沒有那麼重要,中國政府「難不難堪無所謂,中國現在比以前自信得多,政府和民眾都已經不那麼看重這種(美國發的人權報告)了。」金燦榮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內地社會整體向「左」轉,自由派言論被邊緣化,「美國的舉動主要對國內少數自由派知識分子有點作用,但這群人正在迅速邊緣化。大環境變了,美國再玩這個(人權)遊戲,效益是遞減的。」金燦榮說,中美雙方「交換」人權報告就是一個官僚程序,「就像吃早飯一樣」。金燦榮還認為,美現任國務卿克里上台後,美對中國異見人士關注大不如前。


律師促新華社刊美報告

而內地著名維權律師劉曉原則不以為然,他認為美國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注是一如既往的,只是「牆內」民眾看不到人權報告。他說:「請新華社轉發美國政府發布的人權報告,以便我們作對比批判。」此外,劉曉原還稱,中國發佈的《2014美國的人權紀錄》其資料都來自美國媒體報道;而美國發布的人權報告幾乎不是來自中國媒道報道,而較多依靠網絡曝光以及「對話基金會」等美國援助NGO,可見美國媒體都可以自由報道本國人權問題,中國卻不能。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