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記者上月赴泰國採訪,上屆政府克拉運河研究委員會的成員透露,泰國政府此前一直未批准做可行性研究,但兩國民間均有做初期研究。記者並到泰南直擊運河「最佳選址」路線現場,泰國副首相帕蒂亞通(Pridiyathorn Devakula)亦於上周確認,改建輸油管,選址也會在這裏附近。當地居民則盼望工程能夠帶動經濟發展,提高收入。
離恐襲區僅2小時車程
1973年日本研究克拉運河時,曾提出多個方案,當中一條是以布吉島旁的喀比府和素叻府為出入口,亦有工程師提出建造「陸上運河」,即人工建起兩條大壩,中間引水行船,毋須開鑿土地,預計可縮短工期,但造價更高。日方最終判定,最佳路線是以太平洋的泰國灣一側的宋卡府和印度洋的安達曼海一側的沙敦府為出入口,然而該處位於泰南地區,常年籠罩在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恐怖襲擊陰影下。本報記者上月出發前往當地的一天前,泰南惹拉府就發生了連環炸彈襲擊,導致18人受傷,該府距離宋卡府不到兩小時車程。
記者一行早上由宋卡湖出發,一個多小時便橫穿泰國國境,抵達沙敦府的一處海灘。同行的克拉運河委員會成員帕克蒂解釋,因為沿途大都是平原,只有少數小山丘,所以非常適合建設。當地人口稀疏,公路沿途隔一段才能見到房屋。為記者做嚮導的當地居民亞東估計,如果修建運河,該區域將會有約5萬居民受影響,部分甚至需要遷出。
冀運河配套改善經濟
亞東補充道,「無論是政府還是投資方,必須先跟我們本地居民對話協商,討論如何對受影響居民補償損失。我認為除了資金補償之外,如果能夠與本地居民分享克拉運河項目的部分收益,就能獲得更多居民贊成。」他透露,泰南普通打工仔平均月入約為2000至3000港元,若能有配套的自貿區、工業園區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140萬泰南居民的生活質素都能提高。
有外界質疑泰南北大年府、惹拉府和陶公府3省近年頻繁發生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襲擊,亞東就認為對選址的宋卡府並無太大影響,他說﹕「我認為這裏之所以會被伊斯蘭極端主義有機可乘,恰恰是因為我們長期太過於貧窮。如果政府能夠決心發展這裏的經濟,可能政局也能穩定下來,我們也能過上安穩日子。」
帕克蒂原本預測運河可能的開發模式是泰國政府保留30%股權,另外70%則透過外商投資或合資,投資方有60年經營權(不包括建造時間),除了收取「過路費」外,更能受益於運河周邊配套的自貿區和工業園區。不過,真正具體經營方法、選址細節等,全因新一輪可行性研究遲遲未能開始而無法討論。
至於中國方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夏友富向本報證實,他確與泰中文化經濟協會就克拉運河項目合作做初步研究,但不願透露更多,「泰國方面的意見應該統一起來,中國這邊不應該過度炒作它」。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說,開鑿運河工程巨大,要往兩邊海底挖25米以下,因此說了多年「八字也沒有一撇」,反而輸油管相對簡單,對香港來說可以節省時間,「最後到底做什麼、做不做得成,關鍵還是看整個沿線國家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投資方能如何從中受益。」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