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慶祝開業75年的麥當勞,銷售不斷倒退。面對飲食業的激烈競爭,加上消費者日益注重健康飲食,麥當勞的全球同店銷售截至今年5月已連續下跌12個月,7月以後更不會再公布月度的同店銷售數據。過去一年股價跌近5%,跑輸大市。麥當勞新任總裁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自3月掌舵後推出連串改革,整頓公司結構,把旗下更多自營門店賣給加盟者,以降低支出。
根據伊斯特布魯克的計劃,全球麥當勞加盟店的比例將於2018年前提升至90%,較目前高9個百分點,這意味麥當勞將出售3500間直營店的專營權。據台灣《商業周刊》報道,台灣在出售專營權計劃首當其衝,麥當勞已決定棄守台灣,最快在今年底將全台350間直營店轉售。此外,麥當勞預計今年在美國關閉的分店數目,多於新開張的分店數,也是麥當勞1970年代以來首次減少美國分店的數目。
年輕顧客 3年減13%
麥當勞業績倒退原因眾多,消費者對新鮮食物需求提高,是其中一個因素,特別是麥當勞一向很重視的年輕人。去年食品行業研究機構Technomic的調查顯示,去年7月,麥當勞19至21歲的消費者較2011年初減少了12.9%。
傳統以來,快餐是以低廉價格及營運效率來提高盈利,食物質素不能要求太高。但美國近年的快餐愈趨講究,快餐的價格卻享有餐廳的環境及食物質素,形成了「休閒快餐」的風尚。以麥當勞的競爭對手Chipotle為例,它為改善食物質素,不惜以成本較高的人力,取代機器切洋蔥,解決機器切的洋蔥太乾不好吃的問題。雞肉等肉製品由牧場養殖而非工廠養殖,蔬菜也大多來自本地種植,且不設特許經營權,加強品質控制。
據市場研究機構Reputation Institute 6月公布綜合2.7萬消費者意見的商譽調查結果,Chipotle的信譽已超越麥當勞,今年的信譽評分由69.4升至74.2,排名第七。麥當勞卻未能打入消費者最信賴品牌的10大之列,信譽評分由去年的64跌至55.3。不知麥當勞曾否後悔於2006年把Chipotle賣掉。
除食品質素,餐牌太長也影響了麥當勞的經營效率,令麥當勞快餐變「慢餐」。《華爾街日報》指美國麥當勞的餐牌食品選擇,由1948年的只有9款,增至去年的121款,導致廚房運作複雜,服務速度慢半拍,部分消費者等得不耐煩,改而光顧其他快餐。
選擇太多 快餐變「慢餐」
這是麥當勞與很多大型連鎖的煩惱。全美有超過1.43萬間麥當勞,平均每個縣有4.6間,擴張分店的空間不大,只能透過增加食品選擇吸引顧客,但這卻拖慢服務的速度。為了與時興的「休閒快餐」競爭,麥當勞於2013年引入特製的Premium McWrap三文治,但其製作巧究,根本無法達成90秒服務一名顧客的目標。麥當勞管理層早已察覺「慢餐」的問題,但餐牌至今未見減省,反而繼續增加顧客的選擇。
自2013年起在美國少數門店試行的Create Your Taste自選漢堡餡料服務,近期更由北美推展至澳洲、新加坡及科威特部分門店,讓客人透過輕觸式屏幕,點選不同種類的麵包、芝士、牛肉餡、煙肉、蔬菜配料及醬汁等,製作符合個人口味的漢堡。澳洲及新加坡的自選漢堡價格由50多港元起跳,更由店員向顧客親自送餐。提供自選漢堡服務的分店,都要增聘人手,這意味麥當勞也增加了服務成本。Create Your Taste始終定價高,成本又貴,麥當勞至今仍未有大規模發展此業務。
麥當勞5月全球同店銷售額按年跌0.3%。美國同店銷售額跌2.2%,亞太、中東與非洲區同店銷售額跌3.2%,集團整體營運效率有待改善。受美資公司福喜在內地向麥當勞供應過期肉類醜聞影響,令內地麥當勞的營銷受到影響。
聘白宮發言人圖改善形象
為改善公司形象,麥當勞近期聘請了白宮前發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加盟,擔任環球傳訊總監,負責與環球媒體和政府聯絡。吉布斯任白宮發言人時的能力備受讚賞,不過與麥當勞的親切形象相比似乎太過嚴肅。
時值美國勞工團體不斷施壓,要求快餐業提高薪酬,雖然麥當勞承諾屬下門店(專利店除外)的工人薪酬,將較各州最低時薪至少高1美元,但未獲勞工團體認同。就是奧巴馬本年初亦曾為在國情咨文為快餐店員工的低薪抱不平,料吉布斯履新後,立場可能與舊老闆相左。麥當勞正面對腹背受敵,吉布斯加盟也未必能帶領此公司走出困境。
明報記者 黃展翹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