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由公帑補貼的工業邨土地需求殷切,香港科技園轄下3個工業邨之中,元朗及大埔工業邨幾乎所有用地已批出,惟將軍澳的租用率90%,尚有7.27公頃土地未批出,較2013年的4.55公頃增加六成。另外,兩幅批予香港電視網絡及無綫電視(TVB)擴建的土地仍未動工在「曬太陽」。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應檢討批租土地條款,不能無限延長發展期限閒置用地。科技園指出,正在檢討工業邨長遠發展,暫不接受批地申請,日後計劃收回閒置土地,興建多層廠房,不再批租予單一用戶。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科技園公司表示,正就工業邨長遠發展檢討,並與政府商討具體落實方案,包括日後主要興建及管理專用的多層工業大廈,以出租給多個用戶,不再批出用地予單一用戶以興建自家廠房;另外會修訂進駐條件,以優先吸納對本港經濟持續增長至為重要的科學與創新及科技產業。
科技園﹕日後不予單一用戶建廠
發言人表示,由於新政策涉及新的技術平台、進駐條件、地價、批地、退回物業等政策,故在具體方案落實前,暫不接受批地申請。
根據立法會文件,截至今年3月底,大埔工業邨所有82幅用地已批出,而元朗工業邨只有兩幅土地空置,租用率為98%。科技園公司年報顯示,將軍澳工業邨仍有7.27公頃土地未批出;至於已批出的土地,當中兩幅批予港視及無綫擴建的土地,仍未動工,閒置時間4至7年不等,合共3.83公頃。換言之,將軍澳工業邨實際有11公頃土地是閒置,佔整體工業邨14.8%。此外,谷歌(Google)於2011年購入一幅2.7公頃土地,已於2013年證實數據中心計劃泡湯,但事隔2年,該地皮仍在「曬太陽」。
無綫港視繳交額外租金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無綫電視租用的兩幅土地,計劃興建國際媒體中心及錄影廠,惟兩幅地中間有一條公共行人小徑,有礙發展,故無綫要求科技園公司向政府申請換地,將行人小徑遷移至土地一旁。直至今年4月中,無綫獲科技園公司通知,申請已獲地政總署批准,現正開展項目工作。無綫因發展延期須向香港科技園繳交額外租金900萬元。
港視表示,將軍澳工業邨的地皮,因為電視牌照問題,影響廠房興建計劃。港視去年向科技園申請延期,獲批准延長發展時間至2017年2月28日,另須繳交額外租金302萬元。
莫乃光﹕不能無限期致不公平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理解企業需時發展,當中亦可能遇到技術問題,出現延誤,但科技園公司亦要把關,不能無限期容許企業延遲發展,繳交額外租金了事,對正在輪候的企業不公平。
對於科技園擬收回土地,自資興建多層工業大廈,他認為可以考慮,以應付內地港資工業回流香港,發展高增值產業的需求,亦可提升工業邨的使用密度。目前3個工業邨的最高地積比率為2.5倍,但實際發展密度只有最高地積比率的53%,換言之,3個工業邨的大部分租戶未用盡所租用地的最高發展潛力。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科技園公司表示,正就工業邨長遠發展檢討,並與政府商討具體落實方案,包括日後主要興建及管理專用的多層工業大廈,以出租給多個用戶,不再批出用地予單一用戶以興建自家廠房;另外會修訂進駐條件,以優先吸納對本港經濟持續增長至為重要的科學與創新及科技產業。
科技園﹕日後不予單一用戶建廠
發言人表示,由於新政策涉及新的技術平台、進駐條件、地價、批地、退回物業等政策,故在具體方案落實前,暫不接受批地申請。
根據立法會文件,截至今年3月底,大埔工業邨所有82幅用地已批出,而元朗工業邨只有兩幅土地空置,租用率為98%。科技園公司年報顯示,將軍澳工業邨仍有7.27公頃土地未批出;至於已批出的土地,當中兩幅批予港視及無綫擴建的土地,仍未動工,閒置時間4至7年不等,合共3.83公頃。換言之,將軍澳工業邨實際有11公頃土地是閒置,佔整體工業邨14.8%。此外,谷歌(Google)於2011年購入一幅2.7公頃土地,已於2013年證實數據中心計劃泡湯,但事隔2年,該地皮仍在「曬太陽」。
無綫港視繳交額外租金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無綫電視租用的兩幅土地,計劃興建國際媒體中心及錄影廠,惟兩幅地中間有一條公共行人小徑,有礙發展,故無綫要求科技園公司向政府申請換地,將行人小徑遷移至土地一旁。直至今年4月中,無綫獲科技園公司通知,申請已獲地政總署批准,現正開展項目工作。無綫因發展延期須向香港科技園繳交額外租金900萬元。
港視表示,將軍澳工業邨的地皮,因為電視牌照問題,影響廠房興建計劃。港視去年向科技園申請延期,獲批准延長發展時間至2017年2月28日,另須繳交額外租金302萬元。
莫乃光﹕不能無限期致不公平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理解企業需時發展,當中亦可能遇到技術問題,出現延誤,但科技園公司亦要把關,不能無限期容許企業延遲發展,繳交額外租金了事,對正在輪候的企業不公平。
對於科技園擬收回土地,自資興建多層工業大廈,他認為可以考慮,以應付內地港資工業回流香港,發展高增值產業的需求,亦可提升工業邨的使用密度。目前3個工業邨的最高地積比率為2.5倍,但實際發展密度只有最高地積比率的53%,換言之,3個工業邨的大部分租戶未用盡所租用地的最高發展潛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