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希臘一旦違約,哪些國家最當災?據2014年第三季希債持有人分佈,私人機構持有希債只有17%,餘下83%分別為歐元區國家政府、IMF及歐洲央行等持有。希臘2009年經歷第一次債務危機,翌年5月接受總值530億歐元的貸款,該筆貸款主要由歐元區國家政府借出;第二次貸款則由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借出。歐元區國家通過雙邊貸款及EFSF,向希臘借出1950億歐元。再加上這些國家同時為歐央行及IMF提供資金,這兩家機構亦有向希臘貸款,把這些融資渠道合起來計算,表面看來,希臘違約最當災的是持有650億歐元的德國、持490億歐元的法國及430億歐元的意大利。
不過,彭博社分析指出,這些數字雖然大,然而要計算希臘違約對各國的經濟衝擊,應連其經濟規模一併考慮。德國雖是持有最多希債的國家,但希債佔其名義GDP只是2.37%。若以持有希債佔GDP計算,一旦希臘違約,斯諾文尼亞、馬耳他、西班牙及意大利所受的衝擊最大(見圖)。
德擁最多希債 GDP比例低
除政府面臨直接損失外,希臘金融系統一旦崩潰會否牽連歐元區亦備受關注。跟第一次希臘債務危機相比,歐洲金融機構在希臘的風險敞口近年已大幅減少。歐元區銀行的希臘貸款2008年時高達1280億歐元,但2013年9月已下跌至120億歐元。雖然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歐元區銀行及英美銀行的希臘貸款近期都有所回升,如德國銀行去年對希臘貸款為106億歐元,較2012年的39億歐元增加,但跟2010年的300億歐元高位仍有距離。這意味着希臘違約對歐元區國家金融機構衝擊會較2010年低。
斯諾文尼亞馬耳他影響最大
跟2010年相比,歐洲銀行、政府及金融市場都已經花了一些時間準備希臘危機,有較大的承受能力。歐洲央行及歐盟亦可動用歐洲金融穩定機制防止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這些較脆弱的歐元區國家受希臘衝擊。但一旦希臘脫歐成真,歐元區能否承受政治與經濟動盪,卻難以估計。
明報記者
不過,彭博社分析指出,這些數字雖然大,然而要計算希臘違約對各國的經濟衝擊,應連其經濟規模一併考慮。德國雖是持有最多希債的國家,但希債佔其名義GDP只是2.37%。若以持有希債佔GDP計算,一旦希臘違約,斯諾文尼亞、馬耳他、西班牙及意大利所受的衝擊最大(見圖)。
德擁最多希債 GDP比例低
除政府面臨直接損失外,希臘金融系統一旦崩潰會否牽連歐元區亦備受關注。跟第一次希臘債務危機相比,歐洲金融機構在希臘的風險敞口近年已大幅減少。歐元區銀行的希臘貸款2008年時高達1280億歐元,但2013年9月已下跌至120億歐元。雖然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歐元區銀行及英美銀行的希臘貸款近期都有所回升,如德國銀行去年對希臘貸款為106億歐元,較2012年的39億歐元增加,但跟2010年的300億歐元高位仍有距離。這意味着希臘違約對歐元區國家金融機構衝擊會較2010年低。
斯諾文尼亞馬耳他影響最大
跟2010年相比,歐洲銀行、政府及金融市場都已經花了一些時間準備希臘危機,有較大的承受能力。歐洲央行及歐盟亦可動用歐洲金融穩定機制防止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這些較脆弱的歐元區國家受希臘衝擊。但一旦希臘脫歐成真,歐元區能否承受政治與經濟動盪,卻難以估計。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