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新股質素一直遭人詬病,監管機構積極堵塞漏洞,港交所(0388)昨日更新部分上市指引,其中包括建議上市公司列明股息政策,如指出倘股息為「酌情決定」,公司須披露考慮的因素。回顧上半年,逾六成新股稱派息與否取決於未來營運、財務等大方向因素,只有不足三成列明未來派息比率。有業界人士認為,現時很多上市公司派息政策含糊,針對此點設立指引絕對是好事,因股息政策包含股東知情權。
明報記者 鄭智文
據港交所最新上載的指引信,上市公司除了須在上市文件表明酌情派息考慮原因外,若公司不派息,則須特別註明並無派息政策。若以上半年共約30隻新股計,有約18家公司在其上市文件中表示派息取決於未來營運、財務、盈利等,但無指明盈利要到達什麼水平,才決定是否派息,缺乏鮮明界線;屬於此類的新股包括最近上市的紅星美凱龍(1528)、雲南水務(6839)、集成傘業(1027)等。
至於願意寫明派息比率的,則共有8隻新股,例如中國綠寶(6183)、廣發証券(1776)、泰加保險(6161)等,一般都計劃將年度可分配盈利約三成作股息。同時亦有日成控股(3708)一類,斬釘截鐵表明今年無計劃派息,亦算符合最新指引的要求。不過,也有一些特殊例子,例如香港寬頻(1310)表明每半年派息一次,但派息多少則要酌情處理,這一類新股是否符合最新上市指引則有待釐清。
根據指引稱,聯交所要求申請人準備上市申請時須依循信件,否則或不會被視為上市規則中所要求的「大致完備版本」,惟不具約束力,不過,倘港交所切實執行指引,一旦有申請人派息政策不夠明確,隨時不符合上市規則的要求。
張智威:助增透明度 惟執行困難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部分上市公司派息與否都不用解釋原因,新指引可望增加透明度,至少令投資者知道原因。但他擔心指引只是有表面的好處,當上市公司實際要隱瞞派息與否的原因時,就可隨便推搪編理由,例如一句「對未來業務有保留」意義空泛,港交所實際執行仍有困難。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新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寫明為何不派息,但他坦言有很多投資者不一定介意原因,只在乎派息比率高與低,僅僅適宜方便投資者參考而已。
明報記者 鄭智文
據港交所最新上載的指引信,上市公司除了須在上市文件表明酌情派息考慮原因外,若公司不派息,則須特別註明並無派息政策。若以上半年共約30隻新股計,有約18家公司在其上市文件中表示派息取決於未來營運、財務、盈利等,但無指明盈利要到達什麼水平,才決定是否派息,缺乏鮮明界線;屬於此類的新股包括最近上市的紅星美凱龍(1528)、雲南水務(6839)、集成傘業(1027)等。
至於願意寫明派息比率的,則共有8隻新股,例如中國綠寶(6183)、廣發証券(1776)、泰加保險(6161)等,一般都計劃將年度可分配盈利約三成作股息。同時亦有日成控股(3708)一類,斬釘截鐵表明今年無計劃派息,亦算符合最新指引的要求。不過,也有一些特殊例子,例如香港寬頻(1310)表明每半年派息一次,但派息多少則要酌情處理,這一類新股是否符合最新上市指引則有待釐清。
根據指引稱,聯交所要求申請人準備上市申請時須依循信件,否則或不會被視為上市規則中所要求的「大致完備版本」,惟不具約束力,不過,倘港交所切實執行指引,一旦有申請人派息政策不夠明確,隨時不符合上市規則的要求。
張智威:助增透明度 惟執行困難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部分上市公司派息與否都不用解釋原因,新指引可望增加透明度,至少令投資者知道原因。但他擔心指引只是有表面的好處,當上市公司實際要隱瞞派息與否的原因時,就可隨便推搪編理由,例如一句「對未來業務有保留」意義空泛,港交所實際執行仍有困難。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新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寫明為何不派息,但他坦言有很多投資者不一定介意原因,只在乎派息比率高與低,僅僅適宜方便投資者參考而已。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