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昨討論委任副校長(學術人事及資源)事宜,決定待新任首席副校長到任及聽取其意見後才任命副校長。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強調並非拖延,預料此職位懸空兩三個月,不會影響大學運作。獲薦出任該職的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批評校委會的理由「完全荒謬」,質疑有人因為他敢言及政治立場鮮明,不想他出任副校長,指事件傷害港大聲譽。
原任副校離職 料待兩三月
據悉,校長馬斐森在校委會會議強烈反對押後任命副校長(見另稿)。陳文敏稱擔心港大受到的政治干預愈來愈多,建議檢討校委會架構及職權。
副校長物色委員會早前向校委會提交副校長人選,據悉為陳文敏。原定校務委員討論後會決定是否通過任命,校委會昨晚開會3小時後,主席梁智鴻稱未曾研究和討論副校長物色委員會的報告,因副校長有如首席副校長的助手,原任首席副校錢大康9月1日將履新任浸會大學校長,校委會認為應留待新首席副校長上任,根據其意見再討論副校長人選,做法會較公平。
梁稱非推翻物色程序 否認拖延
梁智鴻否認是推翻物色委員會程序,強調按程序及規條辦事,確保公平公正,不存在為拖延而「不交功課」。但他沒回應日後是否需要重新物色副校長人選,還是會繼續考慮今次獲薦者。他預料,港大最快8月完成遴選新任首席副校長,任命副校長再等多兩三個月是適合,不會影響大學運作。
陳質疑因「有人覺得我較敢言」
陳文敏昨得悉決定後,表示「明顯是報告內容不足以令我不能做副校,所以找個新理由」,又稱「聽都未聽過」要等候首席副校長意見以任命副校長,「大學人事任命不是等一個人來決定……港大百年基業,有制度,不是何時開(副校長)職位也不知道」。他指摘校委會「純粹想拖」,是因為「有人覺得我比較敢言、政治立場鮮明」,但他不評論其任命是否受政治干預,及是否因其2020成員身分惹火,「就算是都沒人敢講」。 他又稱,事件中有很多外來壓力,是對大學的考驗,「究竟大學應堅持理念、價值,還是受外來壓力影響決定?」惟校委會今次經不起考驗,傷害大學聲譽。他估計,新首席副校長要6至9個月後才到任,屆時再「慢慢揀」副校長,令校長馬斐森的三分一任期內此副校長職位出缺,是傷害大學利益,極不負責任,「比否決我還要差,不如否決我,大學還可物色人選」。
批校委會經不起考驗 損大學聲譽
他稱,2000年港大民調受干預風波,以及2011年他有份調查的八一八(2011年李克強訪港大風波)事件,兩次校內均有共識進行公開調查,設法減低事件對大學的傷害,惟今次副校長命任事件卻「看不到(校委會)想將事件傷害減到最低,向前行」。就陳文敏的指控,梁智鴻昨回應,他只是公布校委會的決定。
鍾樹根:不需考慮陳申請
葉建源:應解釋程序
港大校董兼立法會議員鍾樹根表示,校委會「不需要考慮陳文敏的申請」,因陳經常公開參與政治運動,有強烈政治取態,當副校長會對政見不同者不公平。港大職員協會會長陳捷貴表示,「不是(物色委員會)一講就要接受。」
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則說,「等埋首席副校長」是藉口,「根本不想讓陳文敏做」,認為押後任命會影響港大運作。校董兼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則希望校委會在程序公義方面多解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