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幾何時,A股氣勢如虹,AH股股價大逆轉,同一家企業,A股股價遠遠拋離H股,我看過一篇內地股評就曾發出豪言壯語,指香港股市太不長進,股價長期「偏低」,浪費了企業的潛力,大陸證券界未來的「重點工作」,是要奪回港股的定價權,令港股的價值得以釋放,「貼近」A股的水平。
就在一片唱好聲中,A股於6月12日攀上5178點高位後,在11個交易日內暴跌至4054點,跌幅高達21.7%,技術上已經進入熊市。中國官方在當前的股市升沉過程中,態度也十分矛盾,股市升得太急,中證監就會出來降降溫,然而官方媒體又會出面為股市打氣。
要時刻呵護 怎算國際級?
大陸經濟目前放緩的趨勢似漸趨嚴重,政府不希望外資看淡大陸前景而撤退,一個蓬勃的股市有助外資流入,因此從全局看,大陸股市興旺是官方樂見的。中證監作為市場監管者,一方面要配合中央路線(股市不能差),另一方面也要適時提出警告,勸喻股民保持冷靜理性;然而總的來說,官方主旋律是要股市繼續上升。
然而,A股進入6月中之後,跌勢加劇,官方開始擔心情况惡化,到上周五(6月26日)A股再挫7.4%之後,內地即傳出央行將會出面救市。果然,人行在周日(6月27日)宣布降息0.25厘,同時下調部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雙降」齊出,要挺股市的信息十分明顯。
到了本周一開市,A股仍然撐不下去,以當日低位3875點計,A股累積跌幅已達到25.16%!到了這個嚴峻關頭,中國官方展開了連串救急措施,包括宣布養老保險基金將會進入股市——以去年底中國基本養老和補充養老積累基金合計,達4.3萬億元,以官方規定30%可投入股市,這筆「救市基金」高達近1.3萬億元。
除了「放水」,中證監也公開表態,「緊急安撫市場」,表明股市「回調過快不利於股市健康發展」;連監管當局也要表態撐股市,可見情况確實危急,什麼招數都要用上了。但是,這種由政府嚴密調控的股市,又怎能成為國際級的市場呢?
[陳景祥 齊物論]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