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魏理仕:辣招僅令樓價暫降溫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2日 21:35
2015年07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18年,反映樓價走勢的CCL已突破97高峰,並較97高峰高出近四成。世邦魏理仕全球首席經濟師Richard Barkham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即使美聯儲局於短期內啟動加息,息率升幅仍然有限,對本港整體經濟及樓市影響不大。他認為,本港樓價高企,增加房屋供應是唯一紓緩樓價飈升的方法,建議政府覓地建屋時宜加強城市規劃工作,多與地區人士溝通,爭取市民支持。


CCL較97年高近四成

Richard Barkham曾於英國知名房地產公司高富諾集團擔任研究部總監,並為高富諾基金管理公司非執行董事。他於去年加入世邦魏理仕,出任全球首席經濟師一職。近年美加息傳聞甚囂塵上,他認為,2017年前美國最多僅輕微加息,預料對本港樓市影響不大。過去數年,雖然港府連番出招,但依然無阻樓價升勢,他解釋,任何國家的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預樓市,只能令樓價暫時降溫,整體置業需求仍然存在,刺激樓價節節上升。


Richard Barkham稱,全球有不少主要城市,例如倫敦及紐約等,當地樓價勢頭持續向上,可見樓價高企並非只在港存在。歸根究抵,房屋供應不足乃樓價上升元兇。


爭取地區支持 有助土地供應

對於近年政府覓地建屋困難重重,他認為,政府尋找合適土地前,應該先做好城市規劃工作,確保發展區附近有足夠生活及交通配套,並向公眾展示完善的規劃藍圖,有助爭取地區人士支持。


近期多個國家進行量寬政策,美元及港元轉趨強勢,外幣持續低水,海外置業投資對港人吸引力大增。Richard Barkham提醒,港人考慮到外國投資時,除了當地稅率外,亦可留意當地基建、城市規劃、房屋供應量、人口及經濟增長速度等因素,建議港人可考慮到日本、倫敦、加拿大及澳洲等地投資住宅物業。


明報記者 李宛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