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後納國際指數 中資股出事牽連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3日 06:35
2015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A股是否獲納入MSCI指數,多次惹起爭議,其中主要爭議是外資買賣A股仍有不少限制,但亦有市場人士憂慮,不少基金是以追蹤指數運作,但以近年中外上市的中資股卻頻頻「爆煲」,有基金經理坦言認為,倘若日後A股獲納入MSCI,一旦出現問題,受影響的投資者亦會更多。


基金經理﹕幸MSCI未納入A股

有資深基金經理坦言,上月初MSCI決定暫時不將A股納入指數,令一些追蹤MSCI的基金不必將A股放入其投資組合中感到「鬆一口氣」,他指A股上市民企不乏爆煲事件,不排除亦是MSCI其中一項考慮因素,同時他指基金界亦擔心,以現時A股已不現實的估值,倘若獲納入MSCI,大量資金的流入將令A股泡沫更多。他指出,業界現時認為A股投機味道較重,其估值亦見過高,即使有基金買入A股,其比例也不多。


不過,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則認為,雖然內地民企頻頻出事,但MSCI是希望將整個股市納入指數,而上證綜合指數本身以國企為主,因此「爆煲」風險較低。他又提到,A股若不獲納入MSCI,主因還是環繞其流通量不足的問題,受內地資本帳管制所限,不由外資買賣,所以不宜加入大型指數。


政策朝令夕改 不夠透明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出,追蹤指數基金也會憂慮中資股爆煲,但他認為A股之所以未獲納入MSCI,主因應是買賣A股不方便,加上政策朝令夕改,不夠透明,並非成熟股市。他又認為,若股份獲納入指數成分股,其實本身爆煲機會較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