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師主動入學生群組 有異及時介入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6日 06:35
2015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逾五成受訪中一生每日用智能手機2至4小時,初聽以為少年人不專心好學,但有教師指出,現時網絡手機通訊軟件已成為年輕人的溝通渠道,教師也會利用通訊軟件加入學生群組,發放學校資訊,甚至主動發放正面信息。


分享正面文章短片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輔導主任吳穎兒表示,她也有加入學生短訊群組,這樣有助教師觀察學生和發放資訊,如見有不正常情况如欺凌、學生過分沉默寡言,可及時介入。


有時吳老師也會反客為主,向學生分享文章或短片,希望向他們發放更多正面信息。


家長方面,兒子就讀中五的張先生數年前曾因沒收兒子手機、限制使用時間等,與兒子爭吵不斷,其後發現不成功,決定改為利用通訊應用程式與兒子溝通,關鍵是要簡而精,不要不停追問子女不喜歡提及的事情,關係改善便會掌握兒子的想法。


家長:時代變 機不離身可理解

女兒就讀中二的王太表示,其女每日花3至4小時在電子產品上,以她所知也是多談功課或聊天,可以理解:「這個年代和我們的差得遠,做功課、聊天、娛樂,統統用電腦、電話」,如見女兒「機不離手」太長時間會提醒,但不硬碰免衝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