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港互認 人債基金選擇增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6日 06:35
2015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港基金互認於7月1日正式接受合資格基金申請,反應不俗。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早前表示基金互認遞交申請的首天(即7月2日),當局已接獲來自8家基金公司、共 14份的申請,中證監主席助理張育軍在同一場合表示,當局已受理 11家基金公司的申請,反映基金公司不太擔憂A股近期波動及影響投資者對產品的興趣。


在基金互認下,符合資格的南下基金多達850隻,其中A股基金佔大約50%、混合型基金佔33%、債券基金佔13%,為香港投資者提供其他投資內地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渠道。我們認為,香港投資者可留意以下三大類的南下基金,包括債券基金、股債混合基金及集中投資於個別板塊的行業股票基金。


南下債券基金風險較低

在息率低走及低通脹的環境下,淨利率創下歷史高位及存有頗大的減息空間,高收益債券的債券基金、股債混合基金等回報高於本港人民幣定存利息的機會頗大,加上風險較低,相信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提供一個不俗的選擇。A股近期調整至3600多點,其估值已不太昂貴,A股南下的股票基金為大家提供另一購入A股的良機。


至於行業股票基金方面,由於過往香港的基金鮮有集中投資於國內某些行業股票基金,如內地軍工、互聯網概念、健康護理、生化科技、公用股、礦業、能源等,一如美國股市基金覆蓋許多及不同行業,基金互認有助提供港人更多與中國國策相關的內地行業股票基金之選擇, 並與本港的A股或H股基金互補,令投資組合更多元化。


港近百隻基金符北上資格

香港基金北上方面,基金必須成立至少一年、資產規模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基金類型為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或ETF、不能以內地市場為主要投資方向、於內地銷售規模佔基金總資產比例不高於50%、經香港證監會批准公開發售、管理人在港註冊與經營,以及採用託管制度,估計香港約有100隻基金符合資格,我們認為「北上」的高息股債基金、亞洲、生化科技、健康護理等表現出色的基金,對內地散戶的吸引力較高。


預料基金互認將為兩地金融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亦可推動兩地之間的互動,累積資產管理經驗,提升兩地基金市場的競爭力,隨着兩地監管制度存在差異,推行基金互認將有助兩地建立共同認可的監管機制,未來應可擴大基金互認的範圍,同時加強對投資者教育及利益的保障,故投資者不能忽略這次基金互認對國內、外的發展。


點心債發行量減 需求短期難升

值得投資者留意的是,隨着全年點心債發行量較去年略減,有望只能企穩於5000億元人民幣水平,相關債的發行量較低,同時息率也不算高,故點心債需求於短期內難見明顯上升。


香港債券投資的機會不多,中國債券投資透過基金互認提供更多選擇, 這是保守及退休人士的佳音。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