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康民﹕利字當頭 名非實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6日 06:35
2015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任命新的副校長,屢起風波。作為「風眼」中的 人物,港大法律學院的陳文敏,成為焦點。但最奇特的是,陳文敏年來屢次發話,指押後任命副校長是「完全荒唐,罔顧大學利益」,「一拖再拖旨在找理由不任命」他為副校長。


原因也許是由於陳文敏收取一筆不明來歷的可觀的捐款,又沒有認真交代。


不過,真正的學者應該以「富貴為浮雲」,認真做好自己的學術研究。既然身在是非漩渦之中,多說不如少說。說多了,只會令世人覺得此人頗為功利。說什麼「罔顧大學利益」,難道堂堂的香港大學,歷史悠久的香港大學,因陳文敏不能擔任副校長,因而利益受損?


梁智鴻與馬斐森看法相左?

陳文敏一再發言申冤,說什麼這個副校長位置,關乎在全球選拔優秀學人,「乃大學命脈」。其口氣之大,更令人覺得這是一個「學棍」,而不像是真正的學人。


據說港大校務委員對此有不同意見。主席梁智鴻與校長馬斐森的看法相左。投票結果,贊成延後決定的有12票,反對的6票。


港大校務委員會在審核以陳文敏、戴耀廷、鍾庭耀等處理4筆共145萬捐款,做法「不符合期望標準」。包括延遲交代捐款人身分,以及使用捐款偏離原定用途。這是一件涉及學人誠信的大問題,決不能草草了事。


現在香港的高等院校,有不少人不務正業,不在學術上下工夫,而是在政壇上胡說八道,行止乖張。有的人要在反對派中充當領袖,而只能在學術論文上涉嫌抄襲,以至不得不退下「火線」;有的人公然走上違反法例的「佔中」街頭,充當旗手。


難怪崇高學府多了這樣一批不學無術的「學棍」,引致香港高等學府在國際學術評分下降。


校外人士不能參與校務?

香港納稅人有權質問,利用公帑設立的大專院校,為什麼會讓一些人不作學術研究、認真教學的人物「濫竽充數」?

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公開聲稱,任何高層的任命都是由校務委員會決定,大家應該尊重。戴耀廷居然說,「事件」是因為一班「校外人士」直接干預大學的人事任命。說來奇怪,戴耀廷對全世界的大學組織有沒有了解?國際著名大學,校務委員會都有社會知名人士參與,校董會多有外界人士。難道大學只能是「獨立王國」,與世隔絕,只有自己人管自己人?


當然,陳文敏和戴耀廷之流,是希望「無王管」的。他們就可以收取不明不白的「秘密捐款」;他們就可以不務正業,進行「佔中」行動;他們就可以關起門來自評職稱自升高層。所以他們反對傳統上由政府高層擔任大學校監,反對特區政府委任各界人士擔任校務委員會。他們在社會上參加「佔中」行動違反法紀,在神聖的大學校園內妄圖撇開傳統和社會人士的監督自把自為。


社會上已有「港獨」的謬論在傳播,陳文敏又在大學校園中散布反對「政治干預學術自由」的「校獨」怪論。如果社會上不遏止這些奇談怪論,香港將永無寧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