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況﹕希臘公投與歐盟抉擇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08日 06:35
2015年07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希臘公投結果公布,61.31%票數「反對」歐盟債權人要求繼續奉行緊縮政策。換言之,現任的齊普拉斯政府得到大量民眾支持,堅守競選承諾改善民生。一般認為,亞洲星期一開市受歐債危機拖累而下挫,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以〈對希臘未來相當遺憾〉為題,法國《世界報》則稱希臘人的「反對」意味着德國總理默克爾「敗北」。不少人認為,希臘債務問題影響全球經濟,因此他們不應反對緊縮政策,而應盡快合作,穩定公共財政和金融市場。公投以後,如何可以達至較長期的穩定呢?


齊普拉斯藉公投嘗試重啟談判

法國《解放報》形容齊普拉斯政府「一場小勝」。就國內政治形勢而言,公投結果並不意外,極左和極右都主張「否決」公投議案,表達了過半數民眾抗拒布魯塞爾主導的談判。齊普拉斯的激進左翼聯盟為首的極左均呼籲國民投「反對」票,極右的金色黎明黨也主張「反對」,最大在野黨和中間偏右的新民主黨則主張「支持」。可以說,公投結果合乎現存政治勢力的分佈,公投「贊成」共38.69%,大概就是今年初國會大選中新民主黨(27.81%)加上其他中間派的得票率。換言之,公投作為策略,賦予了齊普拉斯強大的民意授權,跟德法為首的歐盟再次討價還價,力求擺脫緊縮政策釀成的社會問題。齊普拉斯希望希臘能夠繼續留在歐元區,有利於吸引國際投資和穩定銀行體系,長遠才能令希臘的經濟復蘇。


極左和極右顯然有不同目標,也埋下未來對歐盟議題的爭論。星期一早上,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宣布辭職,由主管經濟事務的副外長察卡洛托斯(Euclid Tsakalotos)接任。瓦魯法基斯上個月稱歐盟的債權人向希臘開出的條件近乎「恐怖主義」,他明言自己是不受歐盟銀行家歡迎的人物,這顯然是為了向歐盟示好,甚至隱含重啟談判後希臘立場會軟化。事實上,新任財長察卡洛托斯在上月中已經接手跟歐盟談判,當時他已表示希臘政府在2016年可以增加23億歐羅收入,但拒絕國際貨幣基金會和歐洲央行要求繼續削減退休福利開支。因為青年失業率已達60%,退休金往往是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此可見,齊普拉斯藉公投來嘗試重啟談判。至於希臘的極右派則主張投「反對」票,抗拒歐盟藉債務問題而駕馭希臘主權。金色黎明黨帶來強烈的希臘民族主義傾向,一直對歐盟懷有敵意,他們認為只有自己可以令希臘從衰落中重生。這次齊普拉斯政府主張公投「反對」債權人的方案,正好迎合了反歐盟的極右人士的口味。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希臘位處歐亞邊界,支持歐盟價值的穩定政局有利於歐盟的和平。正如雅典派迪昂大學(Panteion University)歷史學者Sia Anagnostopoulou指出,希臘在周邊地區是唯一成熟的民主國家,北面巴爾幹半島的民族主義浪潮一直升溫,南面是民主受到威脅的北非國家,東面土耳其的宗教有激進化傾向,加上中東的戰爭危機。在克里特島的蘇達灣(Souda Bay)有美國第六艦隊的基地,可以牽制敍利亞、約旦和黎巴嫩。2011年的利比亞軍事行動,就在那裏派出戰機。因此,可以想像美國並不希望希臘因債務危機而脫離歐元區,甚至和歐盟敵對。一旦希臘轉向尋求俄羅斯和中國援助,美國和歐盟對中東的局勢的影響力自然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希臘有超過1.5萬公里的海岸線,一直是進入歐洲移民的中轉站,今年的上半年已有超過4萬名移民湧入。如果希臘他日脫離歐盟,將不會受到歐盟資助邊境監控,可能會造成大量移民直接經希臘湧入歐洲,帶來更多社會問題。


倘談判失敗

多黨格局難維持社會穩定

如果國際貨幣基金會和歐洲央行仍然拒絕和希臘平等地談判,改變苛刻的要求,這將會令希臘陷入絕境,銀行體系和社會民生徹底崩潰。現時希臘人的每周工時全歐洲最長,達42小時,遠多於號稱勤奮的德國人35.3小時,而希臘人的平均退休年齡為67歲,也較德國人65.3歲為長。面對5年來的緊縮政策,這樣「勤奮」的希臘人每月只能拿到833歐元的退休金(2009年為1350歐元)維持基本生活,青年失業率達六成,缺乏醫療保障。脫歐後,希臘經濟還是否受得起難以預料的衝擊?歐盟和美國能否承擔脫歐後的地緣政治後果?屆時,反歐盟的極右派勢必會得到更多支持。不要忘記今年初大選,極右的金色黎明黨有6.3%得票,位列第三大黨。執政的激進左翼聯盟得票36.34%,倘若談判失敗而失去其管治合法性,希臘的多黨競爭格局將更難維持穩定的政治和社會。面對短期的股市下挫,倘若明智的政治家順應振興經濟的民意,而不是依銀行家的如意算盤來厲行緊縮,得益的將會是較長久的經濟復蘇,更重要的是人民對歐洲民主制度的信心。


作者是旅歐學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