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經歷「五窮六絕」,七月不單未能翻身,4月初以來「大時代」的升幅更已全部蒸發,大家應如何應對?另一邊廂,細價樓依然火爆,但究竟會否爆煲?樓價問題討論多年,為何遲遲無法解決?究竟政府政策是否出現偏差?本期「湯文亮會客室」邀得資深投資者兼財經專欄作家周顯,與大家一同探討本港股樓市况。
˙湯:紀惠行政總裁 湯文亮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 陸振球
˙周:資深投資者兼財經專欄作家 周顯
陸、湯:坊間多以「炒細價股專家」來形容周顯大師,不如談談如何看最近的股市,散戶是否應暫避,還是危中有機,可博「七翻身」?
估大市專家才需注意波動
周:我不敢也不擅長預測大市,一向只集中炒細價或財技股。我認為在股票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活」。大市一定有升跌,如果你不是估大市專家,你就應該忽視這一段的波動。炒股票,如果那麼兩三千點的波動都受不了,那你就不應該入這一行。
湯:香港人較老實,借重孖展炒股的不多,但國內有好多,好厲害。
周:我不太清楚國內情况,我們是本土經濟,不炒A股。如果投資香港,已經有機會,為什麼要投資外地?猶如房地產,只有賣不出的樓才給外國人買。
湯:我覺得,如果買股票,買些本地的,輸的少一些。我自己買些家族式的股票,它沒有溢價,折讓好多。
陸:周大師是否認同湯博士的「細價樓爆煲論」?
周:如果說投資物業,我當然不及湯博士的實戰成績。但如果對於理論性分析,我就可以說一些。我不相信樓市會突然爆煲,除非撞到一些好離譜的,類似收回香港等事件,否則樓市短時之內爆煲是難以置信的。
有好多原因會令到細價樓出現問題,比如樓市政策主力針對細價樓,現在市場焦點主要在居屋與公屋,如果跌,細價樓現時防守力會低些,尤其是新界地區的細價樓。因為細價樓是與民生所有的內容掛鈎,所以細價樓如果供給過剩,那麼就會成為重災區。豪宅也會跌好多,因為真的好貴,但豪宅跌後有復原能力,細價樓沒有。
細價樓抗跌力低 中價樓抵買
陸、湯:大家現在都說是因為買不起大價樓,所以全部去買細價樓。
周:對,所以這不是呎價的問題,而是絕對價值(Absolute Value)的問題。我覺得現在1000多萬的樓比較抵買,1500萬到2500萬也比較抵買。細價樓不抵買,太貴也不抵買,中價的,1500萬到2500萬的範圍我覺得比較好些。
陸:你覺得現在的房屋政策有什麼問題?
周:房屋政策的問題在於只計算推出多少個住宅單位,但不管面積。實際上你推出的總面積可以少了,但如果你拆細一些,香港就會變得每年都很容易推出3萬間住宅。房策的指標是有誤導性的,正常的指標應該是看幾年後人均居住面積改善多少,而不是只計有多少個單位,而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是全世界最小的。
我好反對用土地供應去調節樓價,但這往往是遠水救近火。所以是應該用行政措施調節樓價,而我們應該將改善市民居住質素作為供應的目標。
(湯文亮 會客室)
明報記者 尉奕陽
■有片睇。在本期「湯文亮會客室」周顯大師亦有詳細講解普通人可如何運用財技,以及對於希臘問題的看法。欲收看更多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尉奕陽 理財專題]
˙湯:紀惠行政總裁 湯文亮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 陸振球
˙周:資深投資者兼財經專欄作家 周顯
陸、湯:坊間多以「炒細價股專家」來形容周顯大師,不如談談如何看最近的股市,散戶是否應暫避,還是危中有機,可博「七翻身」?
估大市專家才需注意波動
周:我不敢也不擅長預測大市,一向只集中炒細價或財技股。我認為在股票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活」。大市一定有升跌,如果你不是估大市專家,你就應該忽視這一段的波動。炒股票,如果那麼兩三千點的波動都受不了,那你就不應該入這一行。
湯:香港人較老實,借重孖展炒股的不多,但國內有好多,好厲害。
周:我不太清楚國內情况,我們是本土經濟,不炒A股。如果投資香港,已經有機會,為什麼要投資外地?猶如房地產,只有賣不出的樓才給外國人買。
湯:我覺得,如果買股票,買些本地的,輸的少一些。我自己買些家族式的股票,它沒有溢價,折讓好多。
陸:周大師是否認同湯博士的「細價樓爆煲論」?
周:如果說投資物業,我當然不及湯博士的實戰成績。但如果對於理論性分析,我就可以說一些。我不相信樓市會突然爆煲,除非撞到一些好離譜的,類似收回香港等事件,否則樓市短時之內爆煲是難以置信的。
有好多原因會令到細價樓出現問題,比如樓市政策主力針對細價樓,現在市場焦點主要在居屋與公屋,如果跌,細價樓現時防守力會低些,尤其是新界地區的細價樓。因為細價樓是與民生所有的內容掛鈎,所以細價樓如果供給過剩,那麼就會成為重災區。豪宅也會跌好多,因為真的好貴,但豪宅跌後有復原能力,細價樓沒有。
細價樓抗跌力低 中價樓抵買
陸、湯:大家現在都說是因為買不起大價樓,所以全部去買細價樓。
周:對,所以這不是呎價的問題,而是絕對價值(Absolute Value)的問題。我覺得現在1000多萬的樓比較抵買,1500萬到2500萬也比較抵買。細價樓不抵買,太貴也不抵買,中價的,1500萬到2500萬的範圍我覺得比較好些。
陸:你覺得現在的房屋政策有什麼問題?
周:房屋政策的問題在於只計算推出多少個住宅單位,但不管面積。實際上你推出的總面積可以少了,但如果你拆細一些,香港就會變得每年都很容易推出3萬間住宅。房策的指標是有誤導性的,正常的指標應該是看幾年後人均居住面積改善多少,而不是只計有多少個單位,而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是全世界最小的。
我好反對用土地供應去調節樓價,但這往往是遠水救近火。所以是應該用行政措施調節樓價,而我們應該將改善市民居住質素作為供應的目標。
(湯文亮 會客室)
明報記者 尉奕陽
■有片睇。在本期「湯文亮會客室」周顯大師亦有詳細講解普通人可如何運用財技,以及對於希臘問題的看法。欲收看更多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25522.htm
[尉奕陽 理財專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