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大學前天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顯示,中國宗教教職人員經濟收入遠低於民眾平均水平,其中佛教教職人員平均月入僅397元(人民幣,下同),屬於「苦行僧」類型,但卻是公益慈善方面貢獻最多者。
五宗教比較﹕天主教徒文化最高
中新社引述報告稱,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教職人員平均月入為人民幣506元,佛教平均月入為397元。報告還指出,佛教是五大宗教中在公益慈善方面貢獻最多者,平均每間佛寺一年慈善捐贈為4.1萬元,遠高於五大宗教平均數的1.8萬元。
調查還發現,內地宗教信仰者年齡結構有明顯變化,傳統的「老人」印象已非事實,逾半數宗教信仰者在60歲以下。不過,「文化程度低」依然是其特徵,43%宗教信仰者學歷是小學或以下,只有不到5%是大學或以上。
雖然近年寺廟收費問題,每逢節假日必被社會、媒體批評,但調查報告發現,全國五大宗教只有2.5%的宗教活動場所收取門票。輿論反響最強烈的佛教,僅6%的場所收取門票,略低於道教的7%。其他宗教場所則基本不收取門票。
伊斯蘭教「制度建設最完備」
五大宗教在不同方面各具優勢,報告指出,基督教是與「當代中國社會環境」適應得最好的宗教,佛教在公益慈善方面貢獻最多,是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傳統宗教;最為本土的道教,卻具有很強「國際性」,11%的道觀展開國際交流,獨佔鰲頭;43%的天主教教務負責人是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遠超五大宗教平均的18%;95%的清真寺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伊斯蘭教是「制度建設最為完備的宗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