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辛亞﹕歐債是政治問題 非金融手段可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0日 06:35
2015年07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本月5日,希臘就是否接受債權國提出的紓困方案進行了全民公投,結果是反對派以61.3%的壓倒性優勢勝出。就希臘目前經濟凋敝、民怨沸騰的現狀來看,這一非理性結果也是意料之內。既然希臘已經亮出了「底牌」——不接受債權國對其提出的財政緊縮和內部改革要求,但也不明確是否會退出歐元區,接下來歐盟如何接招?目前,歐盟方面尚無官方表態,不過,本周一德國總理默克爾緊急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會面討論了希臘債務問題。


為何歐盟未動,法德先行?一是作為歐盟核心創始國,法德兩國在歐盟內部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二是因為德國持有682億歐元希臘債權,法國持有438億歐元,是希臘最大的兩個債權國。此番,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挾民意以令歐盟,拋出了一個燙手山芋,足以被歐盟內部視為惡意的違約。救希臘,如何面對其他的債務國?不救希臘,原本已是脆弱的歐元是否會被進一步拖累?


今兩難境地

歐元區成立時已埋禍根

如今的兩難境地,實則於歐元區成立初始就已埋下禍根。統一貨幣,統一市場,卻缺乏一個有足夠權力的監管機搆,各成員國央行依然保留了貨幣政策的部分自主權。這恐怕與歐盟建立時的分權理念不無關係。而這種架構的前提是,各國都自覺遵守遊戲規則。隨着歐盟愈擴愈大,新加入的國家水準參差不齊,好年景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一旦爆發金融危機,互相牽連,別說是經濟有可能崩盤,整個政治體系都搖搖欲墜。所以歐債問題一直是一個政治問題,不是僅靠金融手段可以解決的。


歐盟會不會出手救希臘?筆者以為最終還是會妥協。現在不動聲色,有可能是在打心理戰,畢竟歐盟的決策者們心知肚明,歐元的穩定為歐元區帶來了多年來的繁榮。如果希臘垮掉,歐元區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未確定是最壞的情况。


從希臘方面看,本月初因未能如期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貸款,已屬債務違約,很難再向IMF申請貸款,歐洲央行又暫不表態,它是否會轉向中國求助?齊普拉斯也曾積極支持中國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中歐陸海快線建設計劃,頻頻向中方示好。而李克強總理在近日訪歐時呼籲國際債權人與希臘方面盡快達成一致,但也表明了「希臘債務問題是歐洲內部事務」。中國的民間投資這幾年在希臘一直在快速增長,但是政府間投資相比並不算活躍。雖然希臘處於「一帶一路」的佈局之上,由於它在過去幾年糟糕的經濟表現,以及低效的政府管理,實在讓人難以對其的投資回報有信心。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國應該不會輕易出手救助希臘,而且近三周的A股股災已經蒸發了10倍希臘的GDP。


作者是前國際貿易項目官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