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港股市近期大上大落,投資者如何處理個人股票投資組合呢?作為中國股票基金經理又如何面對呢?瑞銀環球資產管理環球新興市場及亞太區股票基金經理施斌表示,基金投資策略是以價值型為主,即使經過今次大跌市,看好股份仍然不變,而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也認為,投資者可趁調整買入中國股票基金,但選擇基金時最好是主力投資香港H股,而A股佔組合20%以上則不宜選擇,因為A股市場暫不看好,而且波動也大。
黃展威認為,中國股票基金中的投資組合主要是H股,亦會滲入A股,但佔整體比重不超過20%,他建議現時A股市場較波動,投資者欲趁調整吸納中國股票基金,需要嚴選投資策略基金,投資者可以留意過去歷史表現,若基金經理在面對大跌市時基金表現還可以跑贏大市,而在大市上升時當然要優於大市,也要看看基金的表現是否穩定、跑贏同儕及指數。
以上因素是看基金經理在選股及管理風險的能力,若大部分也做到,才屬優質的基金。
跌市對藍籌影響較輕微
黃展威表示,投資者可直接到各基金公司的網頁,查看每月基金報表,雖然該些數據均是滯後資料,但從基金10 大持股、投資行業分佈,可以知道基金經理的投資取向,最好多看過去半年資料,從而知道基金的變化,以及在跌市的策略。近期中港股市下跌最好給投資者比較基金在熊市的抗跌力。另外,一些基金可能主要買國企及恒指成分股,但表現未必會跑贏指數,較ETF收取較高的管理費,投資者要留意。
施斌表示,今年投資策略沒有太大改變,更證明選股策略是對的,因為一向看股份估值而作為買賣策略,在過去多數買入是藍籌股,在今次跌市中受影響不大,也看到其長遠價值。同時,不見太多客戶贖回基金,相信香港投資者較成熟,中國長線仍然吸引。他指出H股的估值廉宜,但問題在於市場信心。他認為股價有調整,會是低吸的好時機。
瑞銀:仍看好國藥科網
鑑於中國沒有外債負擔,反而外匯儲備龐大、國內儲蓄率高、貨幣受控制、資本帳基本上封閉,企業盈利方面,由於中國經濟放慢,加上全球經濟不明朗,企業盈利略為轉差不難相像。然而,市場已率先反映盈利不明朗的因素。黃展威認為市場已超賣,股價已反映了大量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
施斌表示,今年仍然看好醫藥、科技及保險股,看淡銀行、公用及電訊行業。不過,他認為最差情况應該己見,早前A股呈泡沫,但在調整後,有實力企業估值變得吸引。
他不擔心外資離棄中國市場,主要是中國經濟層面沒有基本變化,貨幣仍然寬鬆,只要有市盈率及有機遇,不相信影響外國投資參與中國市場信心。當然,在股市不明朗因素也會影響房地產市場,但他相信不會像日本八十年代泡沫情况,對中國救市仍有信心。
今次大調整是A股槓桿太高及流動性問題。經過今次調整令投資者更意識到投資風險。不少企業在大跌市申請停牌,他擔心是企業申請停牌,可以避過在大跌市中股價急跌,但有些公司萬一將其股權抵押作投資,當復牌會如何反應,也是不明朗原因。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