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汽車產銷雙降 6年首現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1日 06:35
2015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汽車市場乘用車上月產銷量雙雙下降,為過去6年以來首次出現。市場對下半年汽車市場並不樂觀,中國汽車工業協將今年汽車銷量增長預估從7%下調至3%,大行也同時唱淡汽車股,大幅調低目標價兩成,認為第三季表現仍難恢復。


明報記者 武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公布,6月國內汽車產銷量繼5月後,再次錄得按年下降,降幅為0.2%和2.3%,主要受乘用車拖累,因內地乘用車自2008年12月以來第一次產銷雙雙下降。6月份,中國乘用車銷售151.14萬輛,按月下降6.08%,按年下降3.36%。以上半年計算,銷量仍為1009.56萬輛,按年增長4.8%,惟增幅已較上年同期回落6.38個百分點。


主要受乘用車拖累

新能源汽車成為唯一亮點,6月新能源汽車銷售2.1萬輛,按年分別增長2.4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7.3萬輛,增長2.4倍。中國本土品牌乘用車市場,上半年銷售418.46萬輛,按年仍增長14.6%;但單計6月銷售57.08萬輛,按月減少9.8%,按年微降0.13%。惟進口車品牌則表現不佳,如奧迪6月在中國銷售量下降5.8%。


高盛:第三季仍將疲軟

投行也唱淡汽車股,瑞信報告指出,華晨中國(1114)上半年銷售按年無增長,遠遜全年10%的增長目標,預測上半年盈利將按年減少45%,調低今年至2017年年盈利預測22%至25%,目標價由15元降至12.4元。昨日一眾汽車股稍有反彈,但升幅普遍介乎2%至3%,只有吉利汽車表現較佳,全日升11%。


中國乘用車市場去年12月還保持按年和按月雙增長的勢頭,惟今年開始增幅放緩,更連續3個月出現環比負增長。面對行業窘境,汽車品牌商正展開大規模補貼,避免經銷商不再進貨。寶馬今年先後向經銷商提供51億和20億元人民幣補貼,彌補生意減少的損失。另據外電報道,大眾汽車亦正計劃提供中國經銷商10億人民幣的資金。


中汽協會行業信息部副秘書長姚杰指出,宏觀經濟下滑、投資拉動力減弱、股市上漲是影響上半年汽車工業增速減緩的主要因素。高盛報告指出,預計第三季汽車市場仍將疲軟,而在第四季積蓄的需求釋放後,才可能再次加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