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是時候改革股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3日 06:35
2015年07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密集救市積累的效應開始發揮作用,A股在上周四、五持續反彈,兩日內近千隻股漲停,令投資者重拾信心。中國政府能否做好投資者的「期望管理」很重要,早前不斷出招但股市仍然下跌,股市籠罩着一片恐慌氣氛,投資者對政府救市的能力開始懷疑。到了上周四形勢逆轉,投資者恢復信心,看內地的投資網站,不少「預測」牛市重臨的文章開始出現。


找出跌市「元兇」不難

股民恢復信心之際,外資也加入唱好行列,早前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力斥外資做空中國股市,但上周有幾家國際金融巨企包括花旗、瑞銀、高盛、匯豐等紛紛唱好大陸股市,英國BBC在上周五也引述美國財政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副助理部長Robert Dohner表示,外國投資者在中國股市中扮演的角非常小,從這個角度看,拋售中國股票的人在中國國內,並非來自外國。


到底在公安破天荒介入查處股市惡意做空者之後,會否抓到那些在幕後沽空的「元兇」?內地媒體引述劉紀鵬、常清等內地資本市場專家聯名發表的分析指,這股做空的力量資金充足、經驗豐富,非常熟悉公募和私募的融資槓桿資金配置量化分析,在不同階段利用投資人爆倉的效應擴大戰果,尤其是利用中證500股指期貨、ETF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從這些手法看,這些做空客非一般的散兵游勇,相反手法老到、專業。雖然如此,以中國政府監控市場之嚴密,要抓出「幕後黑手」應該不難。


股市震盪 或成改革契機

不過,儘管市場有做空者在興風作浪,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才是令市場扭曲發展的主因。中國的市場由國家運營、國家監管、由國家立法,並通過出售國有企業股份,為國家籌集資金,在政府主導下,股市是建立起來了,但對公司信息披露、股東權益、股息支付、嚴格審計及內部交易監督等,反而一直搞不出一套規範的制度。


這次股市大震盪,也許是習李政府對金融市場來一次大手術的契機。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