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要券商買股 始能利益一致化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3日 06:35
2015年07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欄在第3期《Money Monday》(6月29日出版)提到,旗下基金由早前淨短倉(net short)改為淨長倉(net long)。過去兩星期中港股市急跌,目前回看,旗下基金太早轉為淨長倉了!惟不幸中的大幸是,旗下基金於港股的淨長倉不多,而是在美股淨長倉較多,而整體淨長倉亦低於資產總值五成,故受近日中港股市波動影響並非太大。向前望的話,我們認為市場仍有頗多不明朗因素,傾向減少淨長倉。


不明朗因素多 傾向減淨長倉

市場有什麼不明朗因素呢?隨着過去三個多星期A股急跌,中國證監會已宣布停止首次公開發售(IPO),這變相關閉了內地企業其中一個融資窗口,可能令實體經濟增長放緩。另外,中央是次推出多項非常規措施救市,例如投資者沽期指要證明目的是對冲而非做淡;逾千間A股上市公司更在監管機構默許下相繼停牌。


內銀體系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有些人認為,上述措施影響外資對內地資本市場的信心,對深港通啟動、MSCI明晟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均有不利影響,故對後市看得很淡,但我不認同。個人認為,即使A股近日顯著波動,惟內地銀行體系仍然健全,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而「一帶一路」國策日後料繼續推進,投資大格局並沒有改變。


目前市場焦點,是中央能否將A股跌勢扭轉,穩定市場信心。這便要先了解沽盤到底從何而來?市場傳聞,在早前某些時間,個別券商的自營交易部門在高位沽貨後,再在市場製造恐慌,然後誘使其客戶在低位沽貨,目的是高賣低買圖利。中央若希望穩定市場,便要杜絕上述行為,故中國證監會於上周已要求21券商出資1200億元人民幣買股。因為券商買貨後,利之所在,便會建議客戶買貨而非沽貨,為市場帶來購買力。


上證恐難重上4500點

另外,內地監管機構鼓勵基金經理投資其所管理的基金,對上市公司管理層亦限制減持及鼓勵增持。有些人指上述措施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個人卻認為這些都是明智之舉,因為其效果是將A股眾多市場參與者的利益一致化(則只有A股上升,參與者才會得益)。這樣的話,市值達7萬億美元的A股市場才可望止跌回升,亦肯定比只靠政府出錢救市更有效。


至於A股後市走勢何去何從?個人認為,中央的政策目標是穩定而非拉升A股,故預測上證綜指短期內重上4500點機會不大。


易方資本投資總監

[王華 拆局融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