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昨日凌晨與世長辭,享年80歲。成思危身為著名報人之子,16歲時隻身從香港返大陸投共,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0年。由於他為內地新興的風險投資業做出的奠基性貢獻,也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和「創業板之父」。
讀左派校 文革當過鍋爐工
成思危生於1935年,湖南湘鄉人,其父成舍我是知名報人,1933年創辦北京新聞專科學校;1935年在上海創辦《立報》,1955年又在台北創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現世新大學前身),1988年續辦台灣《立報》。
成思危少年時曾在香港左派香島中學就讀,1951年,年僅16歲的他決定隻身返大陸發展。他說:「說明原委後,父親表示尊重,沒有攔阻。」但成思危在「文革」時,因出身「官僚資產階級」當過4個月鍋爐工。他先後就讀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改革開放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工商管理碩士,後曾任第9、10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並任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等職。
歷盡家人分離 強調立場不變
成思危憶述:「文革時我被扣上官僚資產階級,吃足苦頭,還好露茜(成的小妹)隨美籍華人參觀團回國訪問時,與總理周恩來碰面,周請露茜代向成舍我問好,還說成舍我是民族資產階級,從此我才得以脫下官僚資產階級大帽子。」在回想一生歷盡家人分離、兩岸政情冷暖時,他仍強調,「如果時光倒流,我的決定不會變!」
曾籲港人居安思危 勿整天搞政治
成思危最為港人所熟悉的,是在2007年訪港時說過,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戰,若港人不自強,整天搞政治,「搞搞震」,不去搞經濟,香港必然會被邊緣化。他呼籲港人按其名字辦事,要「居安思危」。
成思危晚年來致力探索及闡明虛擬經濟的特點與發展規律,並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故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和「創業板之父」。
讀左派校 文革當過鍋爐工
成思危生於1935年,湖南湘鄉人,其父成舍我是知名報人,1933年創辦北京新聞專科學校;1935年在上海創辦《立報》,1955年又在台北創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現世新大學前身),1988年續辦台灣《立報》。
成思危少年時曾在香港左派香島中學就讀,1951年,年僅16歲的他決定隻身返大陸發展。他說:「說明原委後,父親表示尊重,沒有攔阻。」但成思危在「文革」時,因出身「官僚資產階級」當過4個月鍋爐工。他先後就讀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改革開放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工商管理碩士,後曾任第9、10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並任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等職。
歷盡家人分離 強調立場不變
成思危憶述:「文革時我被扣上官僚資產階級,吃足苦頭,還好露茜(成的小妹)隨美籍華人參觀團回國訪問時,與總理周恩來碰面,周請露茜代向成舍我問好,還說成舍我是民族資產階級,從此我才得以脫下官僚資產階級大帽子。」在回想一生歷盡家人分離、兩岸政情冷暖時,他仍強調,「如果時光倒流,我的決定不會變!」
曾籲港人居安思危 勿整天搞政治
成思危最為港人所熟悉的,是在2007年訪港時說過,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戰,若港人不自強,整天搞政治,「搞搞震」,不去搞經濟,香港必然會被邊緣化。他呼籲港人按其名字辦事,要「居安思危」。
成思危晚年來致力探索及闡明虛擬經濟的特點與發展規律,並積極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故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和「創業板之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