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預製組件試喉管 政府須如實交代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4日 06:35
2015年07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啟晴邨驗出食水含鉛超標,事態已經超過一星期,居民依然忐忑不安,惟迄今政府仍未知道食水含鉛源頭,只說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不過,政府卻已決定更換啟晴邨全部水管,正在等候承建商提交方案。更換水管固然可以正本清源,恢復居民對食水安全的信心,惟含鉛水源頭未查明卻有釜底抽薪決定,本末有點不合常理,特別是政府對試驗預製組件諱莫如深,使人對今次事件原因與責任誰屬,有更多想法。


預製組件喉管

官員諱莫如深

含鉛食水曝光之後,政府披露了負責啟晴邨水喉工程林姓水喉匠的名字,一時之間,這個水喉匠成為衆矢之的,客觀上擔負了事件的責任。不過,水喉匠接受傳媒訪問時,一度表示自己只負責監督街喉至啟晴邨各幢大廈水缸的水管安裝工程,還披露了啟晴邨是首個預製組件安裝喉管的試驗屋邨,即是啟晴邨的廚房和浴室都安裝了喉管接駁。林姓水喉匠表示組件在外地施工,若負責部門無人過境驗收,他認為這是漏洞,云云。


其後,政府官員證實了啟晴邨試驗包括安裝喉管的預製組件,並重申林姓水喉匠負責啟晴邨水喉安裝的全過程,言下之意是即使組件在外地預製,安裝仍然與他有關。林姓水喉匠的責任範圍,政府官員有不同說法,這個分歧不難釐清,只要攤出合約就一目了然,毋須作口舌之爭。


不過,昨日在記者會上,政府官員就試驗預製組件的事,未具體答覆提問,並拒絕披露資料,事態有點奇怪。首先,就啟晴邨有多少試驗單位,這些基本資料,房屋署肯定掌握,不過,政府官員拒絕透露,僅說「只有少數單位」;啟晴邨有多少單位安裝了包括喉管的廚房和浴室,看不到有秘而不宣之理。其次,啟晴邨驗出含鉛超標的7個水辦,來自哪裏,是否包括試驗單位,政府官員推說有待專責小組調查。第三,政府官員表示有關試驗,不會繼續,然則,試驗失敗抑或是其他狀况,官員在記者會並無解釋。


到晚上政府發表的新聞稿,才較詳細交代預製組件的事,透露「啟晴邨六座公屋大廈所有浴室基本上都是預製的,其中約一半是在內地安裝喉管;但只有兩座大廈使用預製廚房,而其中約一半是在內地安裝喉管。較早前發現兩個單位的廚房裏面有含鉛焊料,但這兩個廚房並非是預製的。另外,早前被驗出含鉛量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7個水樣本,只有一個是從位於在內地安裝喉管的預製廚房中取得」。預製組件與含鉛食水的關係,這段話仍然未能釐清,只是官員在記者會為何不披露這些資料,「只有少數單位」的說法更有意圖誤導之嫌,官員的做法使人難以理解,更值得商榷。


事態揭發超過一星期,政府官員的公開說法是不知道含鉛食水源頭,不過,迄今官員確定了兩點,一是啟晴邨各幢大廈的水管將全部更換;二是政府聲稱發現水喉接駁焊接物含鉛,不過,政府未指明焊接物含鉛導致食水含鉛超標。至於政府官員對林姓水喉匠涉及的水務工程,則有問必答,昨日透露了中大伍宜孫書院的宿舍和九龍城政府合署的水務工程,都是由他負責,這些資料,與政府過去視為「私隱」,不會公開披露的做法不一樣。


選擇性發布資料

有迴避重點之嫌

除此之外,政府官員就公屋預製組件包括喉管的試驗,予人的印象是不願多談,究竟是什麼原因,外間只能猜度,而試驗計劃放在含鉛超標事態檢視,與今次事件有什麼關係,其中關連人物林姓水喉匠基於法律程序,已經封口,若無其他知情人士爆料,公衆將缺乏資料判斷發生了什麼事。


政府處理今次事件,明顯地有選擇性發放資訊之嫌,對政府有利的狀况,盡量披露,甚至引導成為輿論重點,對政府無利的事,則盡量迴避,現在含鉛源頭由專責小組調查,林姓水喉匠則以法律程序為由,不討論他提出的指摘,政府剩下來的是做善後工作,包括供水給居民和策劃更換水管了。從正本清源,食水安全關乎市民健康,政府決定更換啟晴邨全部水管,做法可算高明。因為原來的喉管左修右補,不能拔除居民心中的刺,總會認為未修補過的喉管可能有什麼事,全部更換即是訣別過去,居民對食水安全的信心,可以重新建立起來,不會對水管再有懷疑。


對於政府而言,這是消解壓力的有效做法,不過,今次事件肇因未知,政府對值得懷疑的試驗計劃,吞吞吐吐,預製組件的質素、房屋署和水務署等涉事部門是否有失職,都難以追查,這對汲取經驗教訓並無幫助。表面上政府好像拆了彈,不過,若近期再有其他資料曝光,屆時政府會否陷於更大被動,且看事態發展。若政府認為危機已過,可能言之尚早。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