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話說﹕有上車冇落車的英中政策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4日 06:35
2015年07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學界特別多新聞。除咗升中派位放榜,有學校被爆出以各項禮品優惠吸引學生報讀外,教育局宣布維持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微調亦是另一大新聞。Happy Mama就同本刊專欄作家兼《明報》前教育新聞組長梁永樂傾過,先知原來都同家長最緊張的升學部署有關係。


三成英中成績不達標

先同大家溫一溫書先。當局在2009年宣布,中學只要收取85%或以上、學習成績屬首40%的學生,就可以全開英文班(即成為「英中」)。之前有報章引述當局內部數字,目前有三成英中唔達標,恐有「落車」之危。但上周當局就公布一切照舊,即係無英中要落車。呢件事引起學界好大爭議,香港中學校長會義務總幹事黃謂儒就喺《明報》撰文,批評做法等於令不達標的學生勉強使用英語學習,無法保障他們的學習成效。另外,此舉等同「已上車便毋須落車」,只會進一步加劇普通中學跟英中的分化。


梁永樂坦言,認為當局做法毫無學理依據,完全出於政治考慮。至於講到同選校的關係,佢表示自從中學派位組別(banding)數年前由五變三,已經令一些原本不屬band 1的學生被派往英中;再加上這數年升中人口大幅下降,進一步增加原本不達標的學生成功獲派英中的機會﹕「我都明白本地家長普遍追捧英語教學。但家長都應該理智一點,為子女選校時要慎重考慮佢哋能力是否足夠應付以全英語學習,否則有可能打擊自信。」


選校要睇英語支援配套

另外,當局宣布維持教學語言微調時,話局方將會彈性考慮不達標的學校繼續使用英語教學,但會要求此類學校加強支援政策。梁永樂就建議家長在選校時可留意學校有乜配套,去幫助讀英文班嘅學生適應全英語教學。另外,當局容許中學在中文班以最多25%的課時撥作「英語延伸教學活動」。有學校就「化時為科」,在中文班以全英語教授個別學科,例如數學。所以家長都要睇清楚心儀學校的語言政策,唔好以為中文班就一定係全中文教學呀!


好多家長對英中有根深柢固的情意結,但所謂「竹門對竹門」,幫仔女搵到一間適合佢發展的學校先係最重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