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滬港兩市經歷驚魂一周,恒指曾單日跌逾6%,A股更是陷入企業停牌與中證監頻繁救市的亂局。持續震盪的行情表明市場信心仍未穩固,資金紛紛出逃,投資者「要錢不要貨」以求自保。儘管如此,有專家認為市場已渡過恐慌期,多家大行券商亦表示短期內指數或在超賣後迎來反彈,未來可低吸被市場錯殺的績優龍頭股。明報記者 尉奕陽
內地股市上周猶如坐過山車,滬指自周一3905點起一路下探,周三更是出現大幅跳空低開,周四探底3376後卻又強勢反彈,直至上周五收盤報3877點,幾乎回到原點。過去一周滬指累積跌幅曾一度達14.8%,單日波幅均超過4%。
資金淨流出 基金遇贖回潮
受A股拖累,恒指上周三更曾創出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一度失守23,000點大關,最終單日跌1458點或5.84%,國企指數更是下跌6.09%。兩地市場大幅波動,滬港通亦受牽連,「國家隊」資金班資回朝與獲利盤離場令南北向交易均錄得多日大量資金流出,多隻基金愛股遭遇重創,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
截止上周五,滬股通連續5日錄得資金淨流出,其中上周一133.85億港元的淨賣盤更是達到資金單日通過滬股通流出A股的最高值。滬港通也於上周前三個交易日出現拋售,包括中國平安(601318)、貴州茅台(600519)、工商銀行(601398)、中信証券(600030),而騰訊(0700)以及中國移動(0941)等在內的多隻大盤藍籌均進入單日活躍成交榜前十位。
與此同時,內地更是創出逾半數股票申請停牌的奇景,眾多中小型上市公司為防止股價持續下挫而主動選擇暫停交易。儘管部分企業在周四復牌,但直至上周五,在全部569只滬股通A股中仍有近三分之一,即168隻滬股停牌,佔滬股通交易標的的29.53%。而此前股價大幅下滑引發內地眾多公募基金出現贖回潮,加之大量中小板企業停牌,所導致的流動性風險或將令本已不穩的市場情緒更加不安。
巨額補血穩信心 股災後重建有壓力
面對超過50%上市公司停牌帶來的基金擠兌風潮,證金公司出資2000億元人民幣巨額補血,申購主動型基金,緩解成長風格基金贖回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另一邊公募基金亦自集21.6億元人民幣自我申購。中證監在要求社保基金只許買不許賣的同時,更要求大股東增持手中股份,且停牌公司無重大利好不得復牌,如此頻繁出招只為恢復市場信心。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過去十多天市場下跌的慘烈程度超乎預期,但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高善文認為,A股市場的公允水平可能在3000至3500點之間,政府斷然救市對市場恢復信心起到關鍵作用。他表示,目前市場仍為牛市,但已步入箱體震盪的「災後重建」階段,若想重新恢復強勢上漲則需新的動力,惟目前這方面迹象仍不明顯。
儘管市場恢復尚待時日,但國內外多間大行券商卻表示相對樂觀,預料市場短期內會迎來反彈,並建議投資者中線謹慎關注此前下跌過多的績優股。
國指或上14000 「超跌股」可吼
針對滬港兩市大幅下跌,德銀發布報告稱,中國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較此前的高位明顯廉宜許多,港股關鍵基準指數MSCI中國指數目前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為9.2倍,較其10年均值存在22%折讓。A股指標滬深300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3.5倍,較10年均值亦低9%。
德銀表示,未來中國股市可預見技術性反彈,基本面因素將成為2015年下半年股價增長的主要動力,預料中央將出台更為寬鬆的財政政策以應對惡化的國際環境並維持經濟增長。德銀維持國企指數今年年底站上14,000點的目標不變。
麥格理證券認為,此次大規模拋售與2011年內地民間金融泡沫幾近崩潰相類似,根據歷史經驗,恒指待A股穩定後或將有近20%的反彈空間。未來重點推薦民營企業行業龍頭及新經濟類股票,如復星國際(0656)、萬達商業(3699)、中國平安(2318)與萬科企業(2202)。
川財證券則提到,未來反彈的選股策略應關注三方面,包括錯殺的確定成長主線,如醫藥、消費中的獨家品種、以及跌幅較大且換手率較高的公司和跌破股權質押的公司。廣發證券亦表示,未來只靠講故事而無業績的公司將難再獲青睞,建議投資者關注A股中具成長空間且估值吸引的優質龍頭企業。
[尉奕陽 滬港通尋寶]
內地股市上周猶如坐過山車,滬指自周一3905點起一路下探,周三更是出現大幅跳空低開,周四探底3376後卻又強勢反彈,直至上周五收盤報3877點,幾乎回到原點。過去一周滬指累積跌幅曾一度達14.8%,單日波幅均超過4%。
資金淨流出 基金遇贖回潮
受A股拖累,恒指上周三更曾創出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一度失守23,000點大關,最終單日跌1458點或5.84%,國企指數更是下跌6.09%。兩地市場大幅波動,滬港通亦受牽連,「國家隊」資金班資回朝與獲利盤離場令南北向交易均錄得多日大量資金流出,多隻基金愛股遭遇重創,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
截止上周五,滬股通連續5日錄得資金淨流出,其中上周一133.85億港元的淨賣盤更是達到資金單日通過滬股通流出A股的最高值。滬港通也於上周前三個交易日出現拋售,包括中國平安(601318)、貴州茅台(600519)、工商銀行(601398)、中信証券(600030),而騰訊(0700)以及中國移動(0941)等在內的多隻大盤藍籌均進入單日活躍成交榜前十位。
與此同時,內地更是創出逾半數股票申請停牌的奇景,眾多中小型上市公司為防止股價持續下挫而主動選擇暫停交易。儘管部分企業在周四復牌,但直至上周五,在全部569只滬股通A股中仍有近三分之一,即168隻滬股停牌,佔滬股通交易標的的29.53%。而此前股價大幅下滑引發內地眾多公募基金出現贖回潮,加之大量中小板企業停牌,所導致的流動性風險或將令本已不穩的市場情緒更加不安。
巨額補血穩信心 股災後重建有壓力
面對超過50%上市公司停牌帶來的基金擠兌風潮,證金公司出資2000億元人民幣巨額補血,申購主動型基金,緩解成長風格基金贖回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另一邊公募基金亦自集21.6億元人民幣自我申購。中證監在要求社保基金只許買不許賣的同時,更要求大股東增持手中股份,且停牌公司無重大利好不得復牌,如此頻繁出招只為恢復市場信心。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過去十多天市場下跌的慘烈程度超乎預期,但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高善文認為,A股市場的公允水平可能在3000至3500點之間,政府斷然救市對市場恢復信心起到關鍵作用。他表示,目前市場仍為牛市,但已步入箱體震盪的「災後重建」階段,若想重新恢復強勢上漲則需新的動力,惟目前這方面迹象仍不明顯。
儘管市場恢復尚待時日,但國內外多間大行券商卻表示相對樂觀,預料市場短期內會迎來反彈,並建議投資者中線謹慎關注此前下跌過多的績優股。
國指或上14000 「超跌股」可吼
針對滬港兩市大幅下跌,德銀發布報告稱,中國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較此前的高位明顯廉宜許多,港股關鍵基準指數MSCI中國指數目前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為9.2倍,較其10年均值存在22%折讓。A股指標滬深300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3.5倍,較10年均值亦低9%。
德銀表示,未來中國股市可預見技術性反彈,基本面因素將成為2015年下半年股價增長的主要動力,預料中央將出台更為寬鬆的財政政策以應對惡化的國際環境並維持經濟增長。德銀維持國企指數今年年底站上14,000點的目標不變。
麥格理證券認為,此次大規模拋售與2011年內地民間金融泡沫幾近崩潰相類似,根據歷史經驗,恒指待A股穩定後或將有近20%的反彈空間。未來重點推薦民營企業行業龍頭及新經濟類股票,如復星國際(0656)、萬達商業(3699)、中國平安(2318)與萬科企業(2202)。
川財證券則提到,未來反彈的選股策略應關注三方面,包括錯殺的確定成長主線,如醫藥、消費中的獨家品種、以及跌幅較大且換手率較高的公司和跌破股權質押的公司。廣發證券亦表示,未來只靠講故事而無業績的公司將難再獲青睞,建議投資者關注A股中具成長空間且估值吸引的優質龍頭企業。
[尉奕陽 滬港通尋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