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報道常聽到某些地域,如釣魚島、黃岩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等的主權爭議。爭奪主權的國家常以古地圖以證地域界限,收藏家認為這正是收藏古地圖的好玩之處。收藏古地圖40年的香港收藏家譚廣濂表示,它們除了本身的歷史價值,還有對地域主權查證的「功能」,說笑「可能張地圖值50萬,但可以幫一個國家取回地域利益,是以億元計算」!
現代人已習慣利用電子地圖、GPS衛星定位等先進科技來找路線,但手機及平板電腦屏幕再大,也大不過一張真正印在紙上的地圖,地域大小比例、經緯度、土地高低等等,更一目了然。地圖包含了千多年來人類的製圖量度知識及學問,其地位非電子地圖能輕易取代。
紙印本一目了然 電子地圖難取代
譚廣濂本身是船東,經營航運業接近40年,兼任香港海事博物館董事,私人珍藏地圖逾萬張。他很少在拍賣會競投,通常到賣古書和古地圖的店內尋寶。譚廣濂表示﹕「電子地圖暫時未能取代紙印地圖地位,尤其是世界地圖、國家或地區地圖,在一平面上,可以一次過清楚看到國土大小、國界分佈、城鎮省分名字等等資料,是繪製地圖奧妙之處。可能我本身是地理系畢業,所以對地圖的用途更清楚,知道當中所需非常準確的計算。」
根據考古發現,中國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三幅繪在帛上的地圖,繪製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68年的西漢。每個朝代也希望藉地圖展示國土領域,但古時中國繪製地圖技術的發展較慢。「中國人古代都是手繪地圖,但因量度及計算知識不高,所以大部分地圖的地點、距離都是『靠估』。到了宋、元,中國內部地域的繪製較為準確,但對海岸及周邊國家仍然認識很少,只用地圖上某個座向來表示;相反,歐洲人繪製地圖比較先進,可能因為他們航海經商路線發展迅速,所以很多著名的地圖繪師也出自歐洲。而且,以前拓展國土領域,都是某國派人航海發現了新大陸或島嶼,該國便擁有該地的主權,故地圖成為歐洲眾國拓展領域的最佳證明。」
漢墓發現中國最早地圖
直至18世紀,歐洲國家開始繪製詳細軍用地圖,對東南亞等地的地域及島嶼也有非常清晰的繪畫。中國國務院於2012年9月發表的《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便援引法國人皮耶拉比(Pierre Lapie)在1809年製的《東中國海沿岸各國圖》地圖作為論據,地圖可見將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繪成與台灣島相同的顏色,也是中國的顏色。譚廣濂說﹕「這張地圖成為重要證據。但日本也找到19世紀中一些德國或意大利所繪的地圖,將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繪成與日本一樣顏色。」
國家要證明領土主權,國際間慣常做法之一,是拿出年份更早遠的地圖,以證明這些地方屬於該國。「例子有黃岩島,中國與菲律賓一直爭辯主權誰屬,菲律賓拿出西班牙繪製的現代東南亞地圖作證,但中國的世界紀錄協會通過經緯度和元朝時期的地理政治版圖,推測郭守敬(元朝天文學家)的測量點位於黃岩島。儘管如此,菲律賓仍不退讓,經歷一段時間協調,現由中國派軍隊駐防」。
譚廣濂認為,地域主權以古地圖作證最合情合理,而且收藏及研究古地圖,可發現不少因歷史及戰爭遺留下來的地域問題,也是收藏家的箇中樂趣。
話你知﹕宋代《禹跡圖》比例1﹕500萬
中國較為著名的早期地圖是宋代的《禹跡圖》(約1136年),現有一塊拓片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內。拓片正面為《禹跡圖》,背面則另有《華夷圖》。
《禹跡圖》為正方形,方位以北為上。採用「計里畫方」的繪法,橫向刻有71方格,豎向73方格,全圖共5110方格,每格折地百里,比例相當於1比500萬。地圖標註了宋朝380多個行政區、近80條河流和70餘座山脈的名稱,顯示當時中國的地理測繪技巧和經緯度測量技能。
《華夷圖》是宋代一幅世界地圖,但以中國地域為主。圖中華夏境內詳細地繪出了山脈、河流、湖泊、長城及各州府名稱。華夏域外部分則以9世紀賈耽的《海內華夷圖》為基礎,以文字記載了70多個外國和地區的名稱,沒有圖像,也沒有表明它們的地理位置。
何處覓古圖﹕東京神保町 尋寶首選
1. 東京神田神保町古書街,是譚廣濂最愛找尋古地圖的地方,上文介紹的林子平繪製地圖也是在那裏找到。神保町古書街約有110家舊書店,當中包括創業超過100年的「一誠堂書店」,是歷史最悠久的書店之一。
2.英國威爾斯博伊斯的城市Hay-on-Wye,以書店而聞名。位於其Castle Street的Mostlymaps店只賣地圖,而且全是年代久遠的古老地圖,還有各方各地民生的手繪畫。
3. 倫敦書店Daniel Crouch Rare Books,去年曾來港參加香港古董書籍博覽會,負責人Daniel帶同世界上其中一本最早期、保存得最完整的1584年歐洲製彩色地圖集,當時展價350萬港元。地圖集內包括寫有拉丁文的中國地圖。(www.crouchrarebooks.com)
保存方法﹕小心濕氣 遠離日照
譚廣濂表示,保存地圖與其他古董紙品如古書、舊信一樣,不可照射陽光(易褪色),室內相對濕度保持60至80%之間(太濕會有蟲蛀)。
太長的地圖宜捲起收藏,最好以宣紙包裹再捲起;細張地圖可買一個地圖櫃,套膠袋放平保存。
文:簡一鋒
圖:黃志東
編輯/譚詠欣
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