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情緒翻波 《玩轉腦朋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9日 06:35
2015年07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尊貴的議員訓示市民,做人要飲水思源,都怪我們民智太低,竟未察覺此「源」不同彼「鉛」,就像神劇《選戰》早已預言,港人飲水必中鉛毒,結果一語成讖,如今驚爆多條屋邨食水含鉛量超標,居民擔心傷腎壞腦,政府高官卻說「拉勻一生計」中毒機會微。如果根據彼思動畫《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 )所講,每人腦袋內都有5位負責控制情緒的「朋友」,恐怕港人是例外,因為我們只有「阿驚」、「阿愁」、「阿憎」和「阿燥」,早已把「阿樂」拋諸腦後了。


有說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今世轉個形式來續未了緣,但對《怪獸公司》和《沖天救兵》導演彼德托達(Pete Doctor)來說,女兒Elie不單是《沖》片主角的配音員,更是新作《玩轉腦朋友》的繆斯女神,究竟這名小女生如何啟發奧斯卡最佳動畫得主的創作靈感?

導演11歲女兒啟發劇本

話說彼德托達女兒一向活潑開朗,直至她11歲左右,忽然變得沉默孤僻,身為人父當然擔心不已,時常幻想可鑽入她的腦袋裏,查探究竟發生何事?於是構思出《玩轉腦朋友》的劇本,並以愛女作為動畫主角韋莉的雛形,希望透過新片探討孩童的成長、父母的憂慮,以及快樂的意義。


跟彼思動畫前作不同的是,《玩轉腦朋友》主角不再是玩具、汽車或者小丑魚這些「小兒科,」,而是觸摸不到的、形而上的「情緒」。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簡化成小朋友都能理解的故事?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彼德托達於是創作出5位「腦友」,他們負責管理韋莉的情緒,包括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阿樂」、對日常生活作出風險評估的「阿驚」、遇上不公平事即反應過激的「阿燥」、對任何事情都諸多要求的「阿憎」,以及天生跟「阿樂」作對的「阿愁」。


最重要的是,這批「腦友」絕非編劇閉門造車,而是邀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系教授、專門研究人類情緒達25年的Dacher Keltner博士擔任電影顧問,除了提供專業且科學的意見外,更重是的是協助導演從數十種情緒中,選出5種最具代表性的「腦友」,讓大小觀眾都能理解和認同。


被視為下屆奧斯卡大熱

戲中主角韋莉在青春期「性情大變」的原因,正是遇上生活突變或創傷,導致「阿樂」和「阿愁」暫時離她遠去,藉此解釋她不再快樂的原因,完全有科學根據。至於韋莉腦友的總部,美術人員參考人類腦袋的生理結構,例如腦垂體和下丘腦等加以漫畫化,再以誇張的色彩呈現出來。


最多人談論的是她腦中儲存大量「記憶球」,原來每個彩色球體,盛載了她的某一段記憶,至於紅黃藍白黑甚至金色記憶球代表什麼?留待觀眾自行入場揣摩,只可說這個色彩斑斕的記憶區,其實是美術人員參觀Jelly Belly糖果廠後獲得設計靈感。新片製作如此認真又創新,難怪外國影評人大讚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具創意之作」,甚至視為下屆「奧斯卡最佳動畫大熱」。


文:張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