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濟觸底回升 言之尚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9日 06:35
2015年07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了中國宏觀經濟最新資料,出乎許多機構預期,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站穩7%,算是給市場派了「定心丸」,也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年初定下「7%左右」的年度增長目標交了「期中考卷」的成績。官方樂見其成,不過,目前回穩基礎仍不甚牢固,斷言已「觸底回升」仍有風險。


事實上,除了此前質疑中國官方因統計操作問題 「高估」中國GDP,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的真實表現大多持謹慎態度。花旗銀行估計真實的增長率「低於6%」,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中國中心估計為4%,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預測僅為3.8%。


花旗估實質增長低於6%

過去半年,許多分析人士觀察中國的整體需求在下滑。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疲弱在新開工項目這一指標上表現得尤為明顯。1至5月份,中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僅為0.5%。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大項目計劃總投資額更是同比下降20%。為此,中國官方加足馬力「穩增長」,密集出台擴大支出、減稅等各項支撐政策。經濟企穩之前,中國央行自去年11月以來已降息4次,並將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逾1.5個百分點。


當天公布的資料顯示,6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已連續3個月回升。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和財政收入等指標回暖。官方更為樂觀,稱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好於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這並不意味困難減少。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經歷了十餘年兩位數高速增長後,中國勞動力紅利退減,由農業向工業轉型的「追趕型」增長模式收益降低,同時高科技產業等新動力尚未建立,「青黃不接」時段有「硬着陸」風險。有接近政府人士表示,目前作出「中國經濟將觸底回升」的判斷是有風險的。面對較大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能維持目前的狀况已經非常不容易。下半年穩增長政策仍需要持續發力,並注重把長期目標和短期穩增長結合起來。


此外,目前有效需求不足,似乎正在替代趨勢性下滑成為拖累中國穩增長的主要因素,決策者對此需要高度重視。周三國家統計局也表示,全球經濟復蘇道路曲折緩慢,中國經濟回穩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


金融業飈升 難持續振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此次經濟增長超預期的「7%」,有觀察人士稱,第二季股市暴漲為中國GDP貢獻0.5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金融業產值同比增長了17.4%,比經濟總產值的增長率高了一倍有餘。據其計算,如果上半年金融業產值同比增長率維持在2014年水準10.2%的話,2015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率僅為6.5%。


不可否認,強勁的金融業增長有助於抵消其他領域疲軟的不利影響,但近期的股市震盪表明,僅靠股市市值和成交量飈升風險巨大,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也難以持續下去。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