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應台籲港人:聽不同意見者聲音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9日 21:35
2015年07月19日 21: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昨日下午在香港書展發表演講,這是去年12月馬英九政府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她卸任文化部長以來首次公開演講。龍應台以「我有記憶,所以我在」為題,與2500名觀眾分享了從抗戰時期到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她家人的記憶、持不同口音的台灣人的記憶,籲社會尊重個人不同的歷史記憶,規勸兩岸三地青年要以謙卑的心來傾聽不同政見。


指港台大陸有太多不喜歡不信任

龍應台說,她在任文化部長時,在全台灣以口述史的方式建立國民記憶庫。她介紹了5個分別持有廣東、浙江、閩南等口音的外省和原著台灣老人的生命故事,他們因不同的原因在台灣生活,度過抗戰、白色恐怖時期,以不同的身分書寫了台灣的歷史。龍應台說,傾聽他人的記憶,把過去的記憶作為價值判斷的參考標準,現在就不會太離譜,即「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昨日坐在觀眾席的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提出,現時的香港社會,政治立場不是左,就是右,不知該聽哪一方?龍應台回應說:「要傾聽的是自己身邊的人;傾聽海的對岸的人,無論你在哪一岸;傾聽你不喜歡不贊成的人。」她表示,台灣、香港社會內部持不同政見者彼此不喜歡不信任,港台和大陸之間又有太多不喜歡不信任,她勸諭兩岸三地青年要把傾聽當成一門功課去做,這是對當代青年的重大挑戰。


引「二二八」指真相不可永遠被掩

一名在港生活的內地人士問,如果傾聽的過程中,官方要掩蓋歷史真相怎麼辦?龍應台以自己在1975年32歲時未聽聞台灣「二二八事件」為例回答,真相不可能永遠被掩蓋,一個政權如果沒有智慧做正確的處理,當有一天真相像洪流一樣湧出,它將付出更大代價。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